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太后过生辰,太妃那儿也得表示表示吧,总不能厚此薄彼,人家俩姐妹感情深着呢,可不能让她们心中有小疙瘩。
还有慈宁宫那些,在太后面前地位不差的嬷嬷、宫女,也得暗中给点打赏。不然,她凭什么得到太后、太妃的偏爱,光靠甘淑仪、李静言那俩只讨赏不回礼的“马吊搭子”?
弘皓、嘉瑗出生时,宫里是给赏了,但她得打点送赏来的奴才们,而宫里的赏是给孩子们的,打点的银钱却是要她掏出去……一进一出,亏得是谁还用说?
这笔账,她当然不会乖乖闷亏,是胤禛的孩子,又不是她的,凭什么让她掏钱出去?
再说了,男人是干嘛的?在外奔波,为的不就是养家糊口,府上这些妾室、孩子,自然是吃他的、喝他的,有错吗?!!!
这么想一下,宜修觉得亏了,当初做账的时候,就不该心软,应该把她在外和三福晋、八福晋她们往来的花销也算进去。
宜修越想越觉得自己亏大了,沉默半晌,开始盘算,怎么把胤禛那点子私房掏出来:
哭诉日子不好过,自己搭了不少嫁妆进去,才勉强维持府上开销?
把各项开支甩胤禛脸上,让他瞧瞧各府人情往来到底有多大的花销,要他多多上心?
她决定,好生再睡一觉,晚上请胤禛来用晚膳,瞧他脸色说话,不能让他就这么过去。
码的,在外这么久,也不知有没有把她和府上孩子们放心上,要是没有……等死吧!
三哥当初从江南回来,连着抬了十二箱珠宝、上等绫罗绸缎进三嫂院子里呢,难不成到她这儿,探望几次、照看下孩子就打发了?!!
宜修重生:人间清醒登橘直上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