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筑万世之基,固永恒之本(1 / 2)

“臣等谨遵陛下圣喻。”

众文武大臣立刻全都站了起来,拱手一拜道。

有人欢喜有人愁,但凡改制推行新政,都有受益者与利益受损者。

但无论如何,在陛下强硬的态度下,谁能逆转滔滔大势?

若不能,便只能顺势而为,否则必将撞一个头破血流,甚至满门获罪。

“朕身体大不如前,今日诸位爱卿都在,便议一议诸公子,谁可担当储君重担。”

嬴政看着刚刚做下去的群臣,再次石破天惊的开口道。

下面群臣顿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

陛下膝下公子有近三十个,其中大多以加冠。

其中十八公子胡亥因与赵高密谋造反,被陛下终生幽禁于太庙。

其余众公子,以长公子扶苏最为出众,有口皆碑。

无论朝野上下,谁人不知长公子扶苏之贤名?

“陛下,长公子扶苏仁义谦恭,当为储君。”

“臣,附议。”

“臣,附议。”

御史左丞余曌率先开口之后,立刻引得大半群臣附议。

只有冯去疾,茅焦因为身居高位,深受陛下器重,未明圣心之前,他们不敢表态。

还有一小半大臣,不是身居高位,就是世受皇恩的勋贵子弟。

他们家族世代为官,深明宫廷斗争之残酷,不愿轻易表态。

反观那些力荐长公子扶苏者,不是无根之萍,便是一些身居闲散之职,手无权柄的小吏。

真正实权在握的大臣,几乎都十分有默契的保持了沉默。

他们已经位极人臣,没有那些小吏攀附之心。

嬴政看着满殿文武几乎都是一个声音,一边倒力荐扶苏。

心中三分欣慰之余,更有七分警觉。

虽然那些手握重权的大臣们都未表态,但是由此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他们不说,是因为他们明白谁才是这大秦至高无上的主宰,是谁给予了他们无上荣耀。

除了那些不被扶苏所喜之人,他们大多数人应该都与这些力荐扶苏的人一样,是支持长公子扶苏为储君的。

蒙恬是自己心腹大将,但也是扶苏的鼎力支持者。

自己也很心仪扶苏,否则也不会让他去北关边疆历练。

但是,若扶苏继位,以他对儒学的推崇,必将大兴儒学。

后世那种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局面,非自己想要的结果。

儒学的确利于巩固帝国安稳,但是也有不少偏见糟糠,让人迂腐守旧。

大争之世,固执己见,闭门自醉,歌功颂德,无异于自断前路。

百家争鸣,竞相绽放,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方益于蓬勃成长。

对自己而言,无论是儒家,法家,还是诸子百家,哪个对帝国有利,那便是有用之学。

纳百家之长,聚千方之杰,筑万世之基,固永恒之本。

“公子,子婴。”

嬴政突然开口叫道。

子婴之祖父是庄襄王同父异母之弟,父早年战死,母也久郁成病,生下自己之后便故去。

由于家族人丁单薄,一脉相承,陛下仁慈,念及血脉亲情,赐名子婴,于宫中寄养生长。

陛下指婚之后,赐予咸阳豪宅,他便成家,继承父爵,在庙堂任职参政议郎,膝下有二子。

“臣在。”

子婴三十有五,相貌堂堂,站起来对着嬴政拱手一拜道。

“你是赢氏宗亲,朕的侄子,朕看着你长大成人。”

嬴政卖了一个关子,似乎在说家长里短。

“陛下天恩,子婴永世铭记,从不敢忘怀。”

说到这里,子婴就满脸感激之色,对于陛下他是发自肺腑的尊敬与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