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嘉靖臣将2——江东、马永、韩文等(6 / 10)

一万一千八百余丈,开屯田二万顷,边民颂其功,其后历南京户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时国用不足,贾应春上疏请令严催科,更漕政,不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

贾咏,字鸣和,号南坞,河南临颍人。以原官兼翰林学士入阁专理诰敕、掌参事府事,再迁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进武英殿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致仕,卒年八十四,赠太保,谥文靖。

都穆,字元敬,号南濠先生,苏州吴县人,金石学家、藏书家。少时交好书画家唐寅,进士及第,授工部主事。转礼部郎中,累迁太仆少卿,去世时年六十八岁,着有《金薤琳琅》《南濠诗话》。

洪钟,字宣之,自号两峰居士,钱塘人,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左都御史,总督川、陕、湖广、河南四省军务,与四川巡抚林俊,镇压农民军。洪钟召督漕运兼巡抚江北,告老还乡,在家中逝世,嘉靖帝三次派使者谕祭,赐葬于钱塘西溪之东穆坞,墓碑王守仁撰写,吏部尚书董圮篆额。王守仁还撰有《祭洪襄惠公文》,有子洪澄、洪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熊过,自贡富顺县人,明朝“西蜀四大家”、“嘉靖八才子”之一。因议论朝政得罪皇帝,被罢官流放云南,复削职为民,卒于家。工诗文,与内江赵贞吉、新都杨慎、南充任瀚合称明代“西蜀四大家”,又与陈束、王慎中、唐顺之、赵时春、任瀚、李开先、吕高号称“嘉靖八才子”。

熊浃,字悦之,号北原,江西南昌人。宁王宸濠将叛,密奏发之,出核松潘边饷,副总兵张杰倚江彬之势,累赃巨万,滥杀启衅,致死千户以下至五百余人,熊浃尽发其状,张杰褫职。召修《明伦大典》,超擢右佥都御史,协理院事,迁大理寺卿,寻迁右副都御史。书成,转左副都御史,遂擢右都御史,掌院事。因断狱与东厂意相违,帝罪其忤旨,削籍家居。谏帝于禁中筑乩仙台,用仙箕语决威福,削职为民,遣官校押送回里,时严嵩擅柄,诸曹受请嘱如外府,独熊浃不肯行,卒年七十七。

钱錞,字鸣叔,号鹤洲,湖广钟祥县人。刚果放任,修城池,练士卒,备战抗倭。倭寇三千余进攻江阴县城,钱錞提督狼兵,招募壮士,视死如归,背城决战,狼兵溃败,钱錞提兵再战,中伏身死,年三十一,赠光禄少卿,荫锦衣卫百户,立祠祭祀。

唐汝楫,字思济,自号小渔,兰溪人,唐龙子,以依附严嵩,得以进士第一及第,授修撰,官至右谕德。

唐枢,字惟中,号子一,人称一庵先生,归安人。言官劾李福达,不得狱辞要领,唐枢上疏,提出六“所疑”六“不用疑”,请朝廷明释,以正福达之罪,因触怒世宗,削职为民。从此回湖州老家从教,先借安定书院讲学,后在湖州东门外营治“木钟台”,设帐讲学。湖州知府张邦彦奉巡抚浙江监察御史张宪之意,为唐枢建立书院,额题“吴兴唐一庵书院”,唐枢在这里讲学十几年直到辞世。

陶仲文,原名典真,湖北黄冈人,曾受符水于湖北罗田万玉山,与邵元节为友。少时为县掾,喜好神仙方术,嘉靖中由黄梅县吏为辽东库大使,秩满至京师,寓邵元节邸舍。由邵元节推荐入朝,以符水哩剑,绝除宫中妖孽,得到世宗信任。

唐皋,字守之,号心庵,南直隶歙县人。受命修《武宗实录》,进官翰林院侍讲,奉使朝鲜,还迁侍读学士,卒于官,有《心庵文集》。

沈应龙,字翔卿,浙江乌程县人。历刑部主事、郎中,平冤狱数百人。巡抚山东,遇大饥荒,多次上疏请发钱粮救济,救活饥民八十余万,及进南京刑部右侍郎,为兵科给事中殷正茂劾其贪墨不职,世宗遂令沈应庞回籍听用,家居时中风死,年五十六,有《恤刑录》等书。

沈仕,仁和人,工诗书画,山水、花鸟均具神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