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城,三号入口,水下船坞。
厚重的混合防御门内部,一支完全由机甲组成的精锐部队,正严阵以待。
白宜华检查着机甲的动力设施和武器系统,看着调度员发来的三号入口完整性报告。
没有任何问题。
目前为止,除了侦测到不正常的探查反应,这道门都没有受到攻击的迹象。
而对机师们而言,虽说是出击,但市政厅并没有允许他们主动离开第三城的范围,外出作战。
他们要做的,就是守在几处出口,预防敌人可能的入侵。
这简直是完美的防御作战,同时占据了天时、地利与人和。
理论上讲,白宜华的机甲小队,正驻守在堡垒防御最薄弱的位置。
但依托原本沪城的雄厚财力,这道水下巨门在完全闭锁后,依旧有着骇人的防御等级:
该入口封闭后由三层复合装甲层保护,第一层是50厘米厚的钛钨合金外壳,表面覆盖纳米涂层,可反射声呐探测,并抵御水压;
第二层是1.2米厚的流体减震层,填充黏性凝胶,可吸收爆炸冲击与鱼雷动能;
第三层则是蜂巢状的强化钢骨架,每个六边形单元内嵌碳纤维增强结构,防止整体形变。
此外,小队所在的位置,走廊两侧墙壁,还遍布上百个微型蜘蛛雷,通过生长在墙壁上的生物神经与市政厅连接。
一旦识别到非友方信号,它们会立即激活磁吸附功能,紧贴入侵的巨兽或敌方机甲,释放电熔穿弹头。
白宜华环顾四周,思绪飘散到了两外两处防御点——
第三城深层城区上方的二号入口,位于原本沪城的下水道系统下,那里的防御更加夸张:
该入口封闭后,厚达1.5米的合金防爆闸门便永久性锁死,门后布有低频共振作战阵列,会在侦测到大型目标后释放定向次声波,瞬间瘫痪兽群级目标,以及敌方战员。
阵列所在的房间,则是一座直径十米的大厅,由20块扇形钨钢模块组合成立体金属空间,闸门一旦被突破,房间便会立即由液压联动锁死,并释放高压电流,在确定敌人瘫痪后,由驻守小队进场收割。
整个防御体系通过独立的能源系统供电,即便外部电力中断,仍能正常运作。
但与正门比起来,这两处入口的防御就不算什么了——
第三城位于原沪城市郊的正门,是整个堡垒防御体系的核心,它的防守最为严密,坚固程度更超过世界上的任何末日堡垒,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坚固与威慑力。
它的第一层门体就由多层复合结构组成,最外层是高强度混凝土,厚度达两米,能够抵御重型火炮的直接轰击,门体外部是倾斜45度设计,可最大程度抵御直接命中的动能;
混凝土层内嵌有密集钢筋网以增强抗冲击能力,所有接缝电磁熔焊,搭配三重液压密封圈,即使遭受核爆冲击波,也能保证内部气压稳定;
紧贴混凝土层的第二道门则完全是厚达一米的特种合金钢板,使用军用级装甲材料,具备极高的抗爆和抗穿透性能。钢板表面经过特殊处理,耐腐蚀、耐高温,在极端环境下也能保持结构完整;
正门后方还设有多重防御措施,包括液压驱动的巨型门闩系统,由四根直径半米的钢柱组成,能够在数秒内将门体牢牢锁定;
十台堪比中型机甲火力的自动化防御炮塔,搭载高射速机枪和针对兽群的特化火焰喷射器,可第一时间灭杀中型巨兽级以下的任何目标;
此外,门后通道两侧设有隐蔽的射击孔,内部驻守精锐士兵,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通道顶部安装有高压水雾系统,可在必要时释放大量水雾,干扰敌方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