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还有转圜的余地(2 / 3)

与卿守,与君知 熠瑾 1550 字 4个月前

陆衡之了然地点了点头,摩挲着手里的绢帛,转移了话题:“这不是陛下亲笔吧?”

闻言,宥昀认同的点了一下头:“左相代笔。”

用食指轻轻地在一个“今”字上点了点,宥昀平静地说道:“左长右短、单往一边倒,这字一看就出自左相之手。”

陆衡之盯着那个“今”字看了一阵之后、慢慢地摇了摇头:“我不熟这些。

哪怕你已经告诉我这‘今’字不对,在我眼里、这‘今’字也和陛下写的‘今’字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陆衡之突然沉默了一瞬。

“在我见过的陛下亲笔信里,陛下从未用过行草。”

“倒也不是完全不用。”宥昀走到另一个书架前,不知从哪儿又找出了一卷帛书。

淡粉色的绢帛上织着暗银色云纹,陆衡之展开宥昀新递过来的那卷帛书,一眼就看见了宥昀之前说的那个“今”字。

“果然不一样。”陆衡之小声嘟囔了一句。

“怪不得陛下写给父亲的信用的都是楷书......”盯着皇帝写的行草看了几秒,陆衡之忽然间明白了什么:“原来是怕我们看不懂......”

“正解。”宥昀答着,从陆衡之手里接过了那卷真正由皇帝亲笔的帛书。

“陛下很少亲自写信。

继续阅读

我们的左相大人之所以仿着陛下写了一幅行草,多半是看了陛下给我的信,误认为陛下写给武将的信也和文臣一样、用的都是行草。”

说到这里,宥昀微微顿了顿。

“左相应该是想要用‘陛下亲笔’这件事引起你的紧张,加强这卷帛书的感人程度......

他想通过这种方法、让你忽略回京途中的舟车劳顿...和危险。”

“危险”两个字被宥昀咬的很重;陆衡之定定地看着两卷交叠在一起的帛书,没有说话。

书房里的小炭炉用来烧水还行,若是指望用它取暖、却是不成;

虽然紧闭的门窗已然抵挡了屋外的冷风直接灌进来,但是屋内的气温、却仍旧是冷得刺骨。

滚烫的热水抵不过冬的寒,只一会儿功夫,如烈火般灼热的茶杯就变了心。

端起泛冷的苦茶轻轻抿了一口,陆衡之的目光停留在青色帛书的印蜕上,久久不能离开。

“我这帛书上的,是花押吧......”陆衡之看着与浅粉帛书上截然不同、难以辨认的印蜕、有些欲言又止,“...这花押,不会是陛下的吧......”

“是陛下的。”宥昀一边答着,一边将冷掉的水壶重新放到了炭炉上。

“陛下私底下有许多花押印,至于在这卷帛书上留下印蜕的这枚......”宥昀沉默着思索了一会儿,“......写的应该是‘元昭’。”

“元昭?”

陆衡之盯着帛书上的印蜕看了半晌,终于在朦胧的字体中,瞧出了一丝“元昭”二字的影子。

“花哨成这样,亏你能看得出来。”

“我看不出来。”宥昀的声音里悄悄地染上了一抹笑意,“之前回京的时候,陛下专门把我拎去认了半天他的画押印。”

陆衡之想象着宥昀被皇帝强迫着、认各种花押印的场景,忍不住笑出了声。

右手虚握成拳、抵在唇边,陆衡之用力咳嗽了两声,勉勉强强地将向上扬起的嘴角给压了下去。

“陛下的私印不可能随意交给别人,所以萧相那个糟老头代写的行草,陛下指定是看过了。

默许了萧相模仿自己的笔迹,又没有用玉玺......

陛下的态度这么含糊、这卷帛书上也没有强制要求我回京,可见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