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期间,又出现了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由于需求量巨大,原有的矿山开采速度跟不上生产进度。
“李大人,矿山那边产量上不来,我们得想办法增加开采量。” 负责原材料的官员着急地说道。
李逸立刻组织人员勘察新的矿山,并改进开采工艺,提高开采效率。
终于,水泥厂正式投入生产。第一批水泥下线,质量上乘,完全符合预期。
“太好了,有了充足的水泥,我们可以开始修建国道了。” 董超得知消息,兴奋不已。
修建水泥国道的工程同样艰巨。规划路线需要避开山川河流等自然障碍,同时要考虑到沿途的城镇和村庄。
“这条路线既能连接主要城镇,又能最大程度减少对农田的占用。” 负责规划的官员向董超展示设计图。
董超仔细审视后,批准了方案。
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复杂的地质条件。有些路段地下水位高,有些路段土壤松软,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大人,这段路的地基处理不好做,常规方法恐怕不行。” 负责施工的工匠向李逸请示。
李逸亲临现场查看,与技术人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采用打桩和加固的方法,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李逸果断做出决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在修建过程中,还遇到了当地居民的阻碍。他们担心国道的修建会破坏他们的家园和风水。
“乡亲们,国道修好后,大家出行更方便,物资运输更快捷,对咱们都有好处。我们会尽量减少对大家的影响。” 李逸耐心地向居民们解释。
经过反复沟通和协商,居民们终于理解并支持了工程建设。许多居民甚至主动为施工队伍送来水和食物,表达他们对工程的支持。
随着工程的推进,水泥的供应又出现了紧张。
“水泥厂那边全力生产,但还是跟不上国道建设的需求。” 负责调配水泥的官员急得团团转。
李逸立刻调整生产计划,增加班次,提高产量。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战,大章国京都到海滨港口大章港市第一条500公里长20米宽水泥国道终于竣工。
竣工那天,道路两旁挤满了兴奋的百姓。
“这路修得真好啊!”
“以后咱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这是大章国的骄傲,是我们走向繁荣的坚实基础。” 董超站在新修的国道上,感慨万千。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后续的路段还在紧张施工中,各种问题也不断出现,但大章国的人民没有退缩,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一步步实现着国家的发展梦想。
(本章完,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