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擂鼓聚将(2 / 4)

甚至举手投足之间真正有了朱家子孙该有的气度,,

望着金碧辉煌的皇宫,朱由崧有那么一瞬间觉得,,就算把秦淮河最好最漂亮的歌妓放在他眼前,,他如今也不想再多看一眼,,

他仿佛真正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开始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李洪远远看着那名男子,,他可以清楚的看到此人的容貌,却完全没见过这个人,因此无法确定此人的身份,,不过从那人气度不凡的气场来看,,一定是一位大人物!

"世子,人来了!"劲装男子看着不远处走来的一行人激动的说道。

朱由崧的手也在激动的颤抖,,,

没多久,,八名宫女太监就来到午门,迎着朱由崧在八百余名午门士兵护卫下向着皇极门走去。

"过了皇极门,就是皇极殿了吧"朱由崧问道。

"世子,,过了皇极门正是皇极殿,,韩阁老那边马上就会处理完,,世子先在皇极门旁边的偏殿等候,,里面已经置办好一切,,由奴婢们侍候世子更衣"一名太监说道。

皇极殿,,在清朝时期被称为太和殿,名称一直沿用到现代。

太和殿为明朝皇帝们处理国事的场所。理论上明朝皇帝每天早晨都要在太和门前接受文武百官的参拜,然后进入太和殿听取各部尚书以及相关官吏的奏章,这就是所谓的明清时期大家耳熟能详的“早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虽然大清朝十几个皇帝基本都是勤政的楷模,没有特殊情况,,清朝的皇帝雷打不动会参加早朝,,

不过此时大明的皇帝们就是旷工专业户了,,

明朝皇帝除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这样的工作狂对早朝非常重视以外,,大多数明朝皇帝对早朝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

甚至到了明朝中后期,,出现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的极端例子。

而朱小峰也继承了这一优秀传统,,很少开早朝,,

尤其对早朝的召开频率做了修改

所谓的早朝从每天一次变成了每月一次,,或者临时有重大事情会提前一天通知在京主要官员参加早朝。

而文华殿的内阁则成了维持朝廷运转的核心机构,

首先各部都能够处理日常性事务,,遇到棘手点的问题以及重大决策都要经过内阁成员定夺,,

因此内阁成员无形中行使着部分皇权,,

几乎军国大事都由内阁拟出处理意见,,再由皇帝身边的司礼监进行批红,,

这件事情就可以去执行了,,

司礼监的太监是皇帝的化身,,他们批红,就相当于皇帝首肯,,

因此明朝很多皇帝不上朝,朝廷的运转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由于前几天皇帝才刚刚开过例行的早朝,因此皇极门今天空荡荡的没什么人,,

几十名侍卫也只是护卫着皇极殿,,

面对前来的几百名士兵,侍卫们也是一脸懵逼状态。

这午门的守军进宫干什么?吃错药了?

"你们好大的胆子,,谁让你们进来的,,你们已经进入皇极殿范围,快点撤出去!"

而午门守将也没有客气,,将侍卫的话当成了耳旁风,,,直接一挥手,身后几百名士兵刘蜂拥着冲了上去。

不到一炷香时间,,,几十名侍卫就全部被杀,

宫变士兵们麻利的开始搬运尸体,,,清洗带血的台阶,,

朱由崧在双方刚刚交战时候就有太监带领着进入了偏殿,,不过门外的喊杀声还是听的他心惊肉跳,,

"世子放心,,侍卫们没有多少人,,很快就会被除掉,,"太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