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心思(3 / 4)

议迁都南京,以避战祸。于谦反对说:

“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当时被于谦等人临时推上皇位的朱祁钰,听着于谦的话,也觉得于谦有处变不惊的能力,王霸之气尽显,,

于是禀明孙太后,将兵部左侍郎于谦官升一级,担任兵部尚书。成了正儿八经的京城保卫战的总指挥!

于是新皇帝要求勤王的指令发往了各地,很快京城就聚集了几十万人的守备部队!

由于人多武器少,于谦命人广泛收集守城器械。他还天才般的发明了三队制度!

那就是让守城的将士在京城的城墙上分为前中后三队,若前队胆敢撤退,中队可就地斩前队,若中队退缩,后队可立即斩中队。

而于谦临时组建的督战队又由他亲自带领守在最后!

当时还有个巨大问题迫在眉睫,从各地紧急调来的兵马以前从来没有合作训练,彼此完全没有默契可言!

在战场上军阵间的配合非常重要!而这些乱哄哄的士兵甚至一度高达四十万人!

守城部队中老弱病残青壮年都有,各地来的部队互不隶属,彼此也不熟悉,每次兵部的命令下达,士兵各部都会陷入混乱。

于谦作为总司令,虽然是文臣也没有真正统兵的经验!可是管理士兵手法却非常老道!

他命令从京城守卫的兵马中选出青壮年,不管他们曾经的身份隶属,而且组成新军,让这些青壮士兵顶在最前方,成为守备的核心!

剩余的二十多万老弱病残组成“老营”,随时补充支援前线。其实就是关键时刻充当炮灰!

这样竟然鬼使神差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就这样的乌合之众组成的部队,竟然硬扛了几十万草原蒙古人疯狂的进攻!最后竟然逼的蒙古人退军离开了京城!

京师守卫战,于谦可以说是立了天字一号大功!

当时的情况甚至比1644年的崇祯帝的京城还要危险!毕竟当时崇祯面对的可是李自成的几十万民军,,

这里面真正能打的不超过十万人,,

就这样两袖清风,功劳比天大,再造社稷的于谦,,最终的结局竟然是为了背皇帝的黑锅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祖大寿想了想于谦的经历,,,对比了对比自己的状况!

如果朝鲜占领的不顺利,,朝鲜派人来京城诉说冤屈,,御史再一唱一和,,

那陛下恼怒自己办砸了差事!更会一推二六五,,说这是祖大寿擅自下的决定,那自己最终的归宿,估计就跟于谦于少保一个德行!

因此祖大寿知道,,占领朝鲜对于自己来说,是个潜在的大的黑锅!

虽然陛下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现在朝鲜之战更是让自己指挥三个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明显是把自己当京营的主帅培养,,祖大寿也对陛下忠心耿耿,,

可是这个黑锅,,对于祖大寿来说也是尽量能不背就不背,,毕竟他还想多活几年,

老神仙给自己改名大寿,,,不是要自己活个大的寿命?

如今丢了小命多不值得?

"哎,,有时候活的太通透,做人太聪明机智未必是好事!"祖大寿自言自语的说道。

祖大寿一夜无眠,,,

第二天祖大寿的黑眼圈无比明显,,不过他经过一晚上的深思熟虑,总算想到了比较好的办法!

众师团长都已经知道了祖大帅的打算,,

因此一大早纷纷来请战,,

"大帅,,朝鲜如今损兵折将,,王城只有几千兵马守卫,大帅只要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