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曹婉茵(2 / 3)

绛天 山中小住 1875 字 2天前

劳各位打理,这里就不一并说了,但请大家务必遵守府内规定,勿以强者欺弱小,凌驾他人之上,失将军府的颜面;若有违者,轻则警告罚没,重则杖责出府。”

众人齐声说:“谨遵将军训令。”

清音说:“好了,闲话不多说。今天大家欢聚一堂,不分主次,大家随意入座,有酒有肉,敞开了吃。”

“谢将军盛情!”众人高兴,依次入席,虽说不分尊卑,却也懂得进退,遵从规矩,还是男女分开,主次分明,毕竟有一半是宫中出来的人,这礼节见得多了,不能少。

清音,青兰,月儿,和内院另两名管事的妈妈坐在一桌,清音说:“赵叔叔,王伯伯,你二人一起坐过来吧!”

赵王二人忙起身恭身说:“将军,我二人坐这儿挺好。”

清音说:“大家一家人,何必那么生份,你们坐过来就是。”

“既如此,将军盛意,我二人受领了!”两人即起身,和清音等人坐在了一席。

清音高声说:“大家不必拘束,随意喝酒吃菜呀!”

“是!”

将军府共三十二人,护卫八名,杂役两名,司膳五名,丫鬟十名,管事四名。主人是清音,随行有青兰和月儿,管家是赵家成,护院头领是展智,还有王伯伯,乃是近两年守护平南将军府的老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八名护卫喝了点酒,但也不敢喧哗,他们是退役的军人,得朝庭抚安,分配到各新建的府等当护卫。他们感念皇恩,以军人的职责守护各院,不敢有丝毫怠慢。

酒过终旬,众人陆续散去,清音说:“王伯伯,您且留下,晚辈有事相询。”

王伯伯点头,司厨杂役等开始收拾酒席残局。王伯伯随清音来到偏室内,两人复分主次落坐。

清音问:“王伯伯,您是府内的老人,见识且广,晚辈请问,平南将军府内可还存有曹婉茵将军的生平记录?或是您可见过曹将军本人?”

王伯伯五十多岁,或许是生活困苦所致,胡子都有些白了。按照年龄,他比曹将军还要早出生十多年,即使没见过曹将军本人,也应该听过她的事迹,况且能够守护将军府至今,自是有一番情意,所以,清音即找他打听。

王伯伯说:“将军,我非京城人氏,也没见过曹将军本人。五年前,我由东征将士复员回乡,随商队从东州到得京城,经人引荐,谋得这份差事。三年前将军府前任看护故去,我便接替了这份职责,却是不知曹将军生平。”

清音有些失望。

王伯伯说:“不过,听人说,将军府以前所有的卷宗,都被封存在内院阁楼里。但府衙有令,非将军府主人和皇上谕令,不得开启阁楼。”

清音欣喜,说:“谢谢王伯伯。”

王伯伯起身见礼,说:“开启阁楼的钥匙,已交于管家保存,将军可自去。小人看护府邸,幸得再遇巾帼女将军,甚是欣慰。小人本欲离去,但得将军不嫌弃,仍留我在此,小人不甚感激,但只将军吩咐,小人尽己所能,必回报将军。”

王伯伯退出,清音便着青兰从赵管家处取来钥匙,然后带着她和月儿,赶去阁楼。

阁楼位于内院偏西房的二楼,有上下两层,封存凌波府卷宗的地方在二楼,而三楼已空置。

青兰打开了阁楼的门,清音进去,青兰和月儿就守在门外。

清音上了二楼,但见窗户密封,楼内一片昏暗。她便打开了一扇窗户,光线透进来,照亮了里面的摆设,原是几重书架,上面摆满了书卷,文房,字画,古董,瓷器等,应该是曹将军生前用过的东西。曹将军死后,府内人员即散去,府衙清理其遗物,该烧的烧,该封存的封存,就成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