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绌,我可是一点儿武术都不懂呢,也就只有一把子蛮力气罢了!”
原本想脱口而出说要教徐建国几招的迟迎秋,突然意识到这样似乎有些不妥,于是话到嘴边又被她生生咽了下去。
她暗自思忖着:“也许徐书记并非不懂武功,只是深藏不露不愿表露出来罢了。毕竟,他看上去如此威风凛凛,谁知道他真正的实力有多深呢?”
想着想着,迟迎秋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再次凝视起徐书记来,此刻在她眼中,徐书记愈发显得高深莫测、充满神秘感。
就这样静静地注视了一会儿后,迟迎秋心中有些纠结和犹豫,最终还是默默转身离开了徐书记的办公室。
县委书记徐建国勇斗匪徒的英勇事迹,如同一股旋风般席卷了整个县委大院。人们对此事议论纷纷、口耳相传,甚至将其描述得绘声绘色、神乎其神。原本那些对徐建国心存不满或不服气的老油条们,此刻也变得收敛起来,不再敢轻易地公开与之唱反调。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对徐建国态度的转变——客客气气,恭敬有加。
这些久经官场的老干部们心知肚明:毕竟大家都是所谓的"文明人",以往的明争暗斗往往隐藏于暗处,彼此间都会尽量克制,避免将矛盾公然激化。然而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徐建国却似乎是个异类,他宛如一个莽撞的"愣头青",稍有不悦便会毫不犹豫地动手。谁能保证自己不会哪天触怒他呢?若是真的遭到他的暴打,恐怕只能像那句俗语所说的"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暴打匪徒事件竟然在县委县政府内部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震慑效应,颇有些杀鸡儆猴的味道。这显然超出了徐建国最初的预料。
对于这一切变化,徐建国本人并无太多察觉。他唯一感受到的便是周围的众多老干部们与他的关系愈发亲近,时常有事无事地找他闲聊攀谈,试图拉近彼此的距离。
平步青云升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