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安的订婚对象叫徐晶,徐晶有个弟弟叫徐刚,已经结婚了。
徐晶的父亲是镇上一中的老师,在农村,女孩一旦超过了二十五岁,父母都开始着急了,更何况,徐晶已经三十了。
徐晶是今年年后刚到镇政府的打印室上班,打印室是私人老板承接的。
苏振民在镇政府的公路办,经常需要打印大量的文件和资料。
每次他到打印室打印资料的时候,徐晶总是很耐心,对苏振民也很尊重。
在等待打印的过程中,两人会交谈几句,逐渐熟悉。
徐晶说,她往年一直在外地工作,但她爸妈觉得她年纪不小了,就没再让她出去,等着在家相亲。
苏振民对徐晶的印象很好,徐晶长相一般,但为人踏实,本分。
于是,苏振民便托一中里的老师王琴做媒,跟徐晶的父亲提了苏安。
王琴和苏振民是高中同学,还是一个村儿的,在学校的教导处任教导主任。
苏安说的没错,彩礼徐晶家没多要,只要了两万,于是,苏安在阳历的五月三日,农历的六月初六订了婚。
苏念是五月一号下午和苏安一起回的老家,樊畅对苏念的态度不冷不热。
晚上吃饭的时候,樊畅对苏安说:“明天带上徐晶跟你姐,一起去县里转转。”
接着她又对苏念说道:“你当姐姐的,难得回来一趟,到时候带着徐晶,去县里给她买两身衣服。”
苏振民听到这话,不禁插话道:“她给徐晶买什么衣服?平辈人,说起来,徐晶还比她大点儿呢。”
樊畅皱眉反驳道:“她给徐晶买衣服怎么了?那不是证明徐晶在咱家受欢迎吗?人家父母知道了,也高兴。再说,大不大的,嫁过来不照样得喊她姐?”
苏念低声吃着饭:“明天我带她去买衣服,别争了,吃饭吧。”
樊畅的脸色明显好转不少。
吃完饭,樊畅去了张淑凤家,苏安在隔壁的房间和徐晶通电话。
屋内,苏振民戴着老花镜,身体微微前倾,聚精会神地在桌上写着养路工的信息台账。
苏念好奇地探头看去:“爸,你写什么呢?”
苏振民回答道:“养路工的信息台账,五一之后县里下来抽查。”
观察了片刻后,苏念提出:“我帮你写吧,你歇歇。”
苏振民没有推辞,他缓缓站起身来,指着旁边的一本台账说道:“照着这上边抄下来就行,记得每个人的年龄要加一岁。”
苏念轻轻地点头应允。
她轻轻提起笔尖,犹豫了一瞬,轻声问道:“咱俩的字迹不同,应该没事儿吧?”
苏振民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没事儿,字迹上并没有特定的要求。”
苏振民接着关心地问:“在那边的工作怎么样?忙不忙?”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念边写边说:“还可以,忙的时候确实很忙碌,但闲时候也很闲。”
随即,苏念又补充道:“现在宋智安是我的主管领导,也是镇上的副镇长,你知道就好。”
苏振民有些惊讶,但理解地点点头,然后他从自己平时存放文件的抽屉中,拿出一叠钞票——总共一万块,递给苏念:“别嫌弃这少,苏安的房子都是我买的,加上装修,我知道买房子有多难。”
苏念将钱轻轻推回去,眼神坚定:“你们留着吧, 苏安马上结婚了,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我现在上班也有工资,顾政南的工资也涨了,我们的钱够花,等将来没钱了我再问你要。”
苏振民见苏念拒绝的干脆,便没再强求,接着,他又从一万块钱里抽出两千给苏念:“那明天你给徐晶买衣服的钱你收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