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到手的仅有5万元。此后,工地老板便人间蒸发,不见人影。
陈慧的生活本已艰难,结果,她唯一的儿子在8岁时突然患上精神病,此外,她的公公和婆婆都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需要长期服药维持健康。
陈慧的丈夫还有一个姐姐叫赵琳,赵琳和自己的丈夫在家务农,育有一儿一女,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好,所以对娘家这头也帮不上什么忙。
在这样的生活重压下,陈慧每天不仅要照顾两位年迈的公婆,还要全心全意地照顾患有精神病的儿子。
所以她的日常生计只能依靠务农。
这些年虽然民政上对陈慧家也给了救济款,但一年300元的救济款,远远无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境。
陈慧的信访诉求有两个:第一,请求政府帮忙,帮助她追回工地老板拖欠已久的五万元赔偿金;其次,她希望自己家能被纳入贫困户。
按理来说,陈慧的诉求合理合法。
工地老板欠她五万块钱是事实,工地老板目前杳无音讯也是事实,而她的家庭情况也确实贫寒,生活窘迫。
面对这一情况,宋智安提出了初步方案:申请信访救助资金,一次性向陈慧提供六万元的救助款。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这一方案的实施,尚需镇党委书记衡青云的认可与同意。
宋智安去找衡青云汇报此事时,党委副书记刘乐也在场。
刘乐听完宋智安的汇报后,立刻表示了强烈反对:“这样做绝对不行。一旦其他信访户得知此事,无论有理无理,他们都会纷纷效仿,寻求信访救助,到那时你该怎么办?”
宋智安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个决定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刘书记,这个问题我也曾深思熟虑过,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麻烦就置之不理。
首先陈慧的丈夫发生了意外,而且没有得到应有的赔偿金,这是不争的事实。其次,她一个女人,家里有一个精神病的儿子需要照顾,平时还得照顾两位有慢性病的老人,生活确实困难,她的情况符合信访救助的条件。至于那些故意制造事端的人,我们可以及时通知派出所,依法进行处理。”
刘乐听后,眉头紧锁,他轻轻地哼了一声,但没有再说什么。
衡青云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信访救助可以申请。不过,资金不能一次性发放,将其分成三年,每年支付两万。同时,必须让陈慧签署保密协议,确保此事不对外泄露。若其他信访户得知此情况,引起信访不必要的不稳定,届时将不再继续拨款。”
经衡青云同意后,宋智安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迅速起草了相应的协议书。
他细心地检查了每一个条款,确保没有遗漏任何细节。
接着让苏念将协议书打成电子版打印出来,完成后,通知陈慧前来签字。
案件办理完结后,苏念需要整理信访救助的材料。
她问郅嘉麒有没有信访救助的参考资料,郅嘉麒说:“我们之前没有进行过信访救助,所以具体需要什么资料我也不知道。”
宋智安在一旁听后,交代苏念:“等两会结束后,你去县里信访局一趟,找找负责信访救助的人,拷一份电子版回来把材料整理出来。”
在两会圆满结束之后,石冶镇的信访工作表现出色,期间没有任何差错发生。
这相较于之前的信访工作,无疑是一次显着的进步。
宋智安因此受到了衡青云的高度赞誉,但这份荣耀却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
流言蜚语开始蔓延:“听说他离婚了?”
“是啊,听说他家暴。”
“说实话,我都不敢直视他的那只眼睛,总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