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传出去,京津驰道不修了!(3 / 5)

向前,向着未知.

见张好古没说话张瑞图继续说道:"元辅,魏相和黄相,今年一个五十五,一个六十三了,他们也该退了,也该让一让位置了."

五十五,六十三,老吗?

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看起来已经是老朽了,但是在朝廷里,五十五和六十三这还是壮年啊,五十岁能成为内阁阁老,这就是很厉害了,运气好能在内阁待十几年呢.

莫说六十三,就是六十五又如何?

看看严嵩,六十三岁才入内阁,随后在内阁待了十五年,这时候都七十八了,但人家偏偏又再度入阁,先后把持朝政二十四年,到了八十七才病死.

因此六十三岁的内阁阁老,还年轻嘛.

而且年龄若说老,内阁除了张好古和卢象升,还真没几个年轻的.

张瑞图今年也六十一了,刑部尚书乔允升今年四十九,兵部尚书刘鸿训今年六十六,而工部尚书徐光启,今年六十八了.

张好古知道张瑞图的意思,徐光启再不入阁,就真没什麽机会了.

所谓的魏广微和黄立极年纪太大该让位,就是该让他们下来,让徐光启入内阁了.

这样不仅新党的势力能进一步扩大,打击南边的东林旧党,还能让徐光启这个新党老人进入更重要的位置,从而让新党进一步掌控朝政.

徐光启这些年掌控工部,为了大明的水利建设兢兢业业,不辞辛劳,按功绩,的确够入阁了.

谁又不想入阁拜相,青史留名呢?

想到这,张好古终于是开口了:"这杨家的事,背后牵扯着谁,你们查出来了?"

张瑞图说道:"开州那位."

张好古点了点头,起身说道:"这件事,我不知道."

三人眼看着张好古离开,张瑞图终于是松了口气,笑着说道:"元辅是同意了,这件事我们可以做下去了."

卢象升叹了口气:"我总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好."

卢象升是耿直性子,张瑞图清楚,因此他笑着安抚道:"这件事,卢相你不用管,我借一下你手下的人手即可."

翌日,张瑞图找来了崔成秀和孙奇逢:"启泰啊,京津驰道,眼下还是卡在杨家那里?"

孙奇逢说道:"没错,杨家咬死要三十万两银子,不松口."张瑞图笑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先不修了."

"先不修了?"孙奇逢懵了,张相这什麽意思?

张瑞图解释道:"这件事啊,已经不单单是杨家的事了,还牵扯到杨家背后的人.因此你放心,此事不会影响你的位置."

"这件事,咱们先放出风去,说因为杨家狮子大张口,这京津驰道修不下去了."

"如此一来,京津驰道的股票必然下跌,而天津已经购买商铺\修建仓库的那些大商人和持有京津驰道股票的商贾\朝廷的百官,必然会担心手里股票不值钱了,这样一来,我们的第一步计划就完成了."

"不替那么多大商贾的影响力,就是朝廷百官所形成的压力,就够杨家背后那人吃一壶!"

孙奇逢说道:"如此一来,杨家背后那人迫于压力必然会有动作?"

张瑞图高深莫测的笑道:"不不不,如此一来,这朝野舆论一起,必然引起有心人的注意,而这有心人,必然会去调查杨家的情况,只要调查杨家的情况,杨家背后那人出不出来,已经无所谓了."

崔成秀眼前一亮:"张相这招投石问路接抛砖引玉,用的高啊."

"杨家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只要引起有心人的注意,那杨家必然会彻底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到时候一些事被那些御史知道了,不用我等发力,杨家就得玩完,而且还不会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