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当然是有用的。
当你学了近一千门剑之后。
因为在二十七年前,一切还没有爆发、上代的湖山剑门还没有确定掌门传人时,年轻骄傲的男子就去天山脚下,听了一场云琅山来人的讲剑。
<div&nntentadv"&; 那时他正要学会《崩雪》的第二式,对前路满心乐观,回来后更是心情不错,按照与师弟的约定,带回了一对刻字的刀与剑。
那次云琅山讲授了一个有些鸡肋的剑道成果,启发大过实用,往后也没有多少人记得。二十多年后明绮天去到天山问剑时,遍阅群书的商云凝都没听过此篇的名字。
它叫《三千人剑赋论》。
裴液在秋凉的夜中披上外衫,提剑走下昏暗的木梯时,就意识到,自己要一人一剑,直面一次镜龙剑海了。
半日观遍一千剑,就是他为这一战准备的奇迹。
所以这时他当然也知道.自己接下来要面对什么。
裴液一点点握紧了剑柄,倚在石下的老人,缓缓抬手,从空中撷下了他的最后一柄剑。
天空忽然开始飘雪。
洁白的、大片的生在空中的花朵,开始降落在这个世界,老人眸子安静地望着他,地上断裂的一千柄剑,都开始失去对光的反射。
整个世界都在晦暗下去,天空铺满灰蒙的阴云,高峰沉暗,风雪飘落,瞿烛缓缓从石上撑起身体,整个人已随这个世界降至低点。
一千次剑败。
当少年一次次胜过他时,从来不是将他击溃,只是越来越令他回眸自己过去三十年的人生。
一面又一面至高的天幕,一道又一道绝望的天堑。
他的人压抑了三十年,他的剑笨拙了三十年。
这是他用一千门剑才攀登上来的高度剑意如何凝而不发,他已用自己的人生完成这道诠释。
还有谁比他更清楚晦明的剑意呢?
天昏地暗之中,无数魂珠为梯摘下的那一剑终于显露人间,这当然是他剑道的最高成就,这用三十年人生才铸就的一剑,已经几乎脱离剑式本身的原貌。
《崩雪篇》,第三式。
万方皆暗之中,地面上无数枚暗沉的剑片忽然开始亮起锋利的光点。
即便一千次的剑败,又算得上什么呢?
他已完成了多少次的不可能。
登梯、摘剑、复仇、重铸身名、直面戏君!
断剑骤然爆发出难以想象的明亮,每一次剑断而败,都只是晦暗的过程,这不正是他已走过的路吗?
无论多么残酷的坎坷、多么庞然的阴影他都迟早将它们彻底穿透!
炽白的明光一瞬间照彻了整个世界!
孟离曾经在博望的雨夜用过这一剑,裴液也曾亲眼见过,但那一剑被老人随手断去。
当然因为关于这一剑,他在老人面前宛如懵懂幼童。
裴液第一次意识到,如此用人生一步步攀登上来的剑意,与天才随手领悟的同一式剑之间,会有如此判若云泥的高下。
上一次这种难以面对的遮天盖地之感,还是在松台上旁观纪长云的剑海章,那同样是一位剑者苦心孤诣十多年的东西,但如今这一剑,犹有过之。
西庭和仙诏构筑的世界都被淹没,仙阙高峰、紫林幽天全都从视野中消失,一切都被白亮的光芒填满,如果剑海章是覆山而来的海,这一剑就是倾天而落的光。
甚至辨不出方向,也看不清来路,一瞬间整个世界都被淹没。而它是那样炽烈锋利,仿佛万柄攒起的剑刃。
裴液一瞬间就已千疮百孔。
光芒从他身体里穿透而过,割裂他的肌肤,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