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华的手已经扬了起来,看到朱瞻基委屈地眼圈都通红的模样,还是没有落下去:“你给我滚出去,滚——”
朱瞻基头也不回地走了,高炽剧烈咳嗽起来,甚至喷溅出一点血沫子来。盛寅默不作声地给他含服了两粒药丸,才道:“殿下不可气怒了,您这身体恐怕要落下病根了。”
“我无妨,”高炽露出怅然的神色:“我没有事。”
“我养了个不孝的东西,”张昭华眼圈也红了:“今天就是专门来克我们的。”
“他说的不错,这么多年,我屡次忤逆父皇,他看在眼里,”高炽道:“我没有给你们娘俩遮风挡雨,反而让你们替我操累,他也有怨恨。只是我没有想到,他的怨恨有这么大。”
张昭华想起朱瞻基说的,他天天在皇帝面前伺候,比太监还不如,顿时心如刀绞一般。毕竟太孙从小就被抱养走了,东宫这边多问一句,皇上都不太高兴,原以为他被皇帝宝贝地有如眼珠子一般,可是现在听他提起来,他不知道过得如何难捱呢,也不知道憋了多少委屈在心里。
可是看着面前灰败的高炽,张昭华又一下子朱瞻基掏蚯蚓捉蚂蚁的年纪,想起高炽被他狠狠一拉,一头撞在树上鼻血直流的样子,一下子酸痛难当,“他那样对你!”
“原来你是为我出头啊,”高炽轻轻晃了晃她的胳膊,“我没有生气,你那一巴掌,打得重了。”
“打他是叫他清醒一点,”张昭华道:“你瞧他那个声音,快要把屋顶掀翻了,这么大气性,对着自己的亲爹亲娘发作。”
“想来父皇看我,也是这样恨铁不成钢吧。”高炽哽咽道:“其实我也没有想到会把父皇气成这样……难道我真的错了?”
张昭华没有觉得他错,以往她一定是会埋怨的,但是自从她从山东回来,她目睹了一切生灵涂炭的惨状之后,她就改变了想法。山东的祸乱归根结底还是皇帝造成的,从靖难遗留下来巨大的问题,再到后面劳民伤财,生生逼得山东人民揭竿而起。皇帝专注于他的大业,后世似乎也只看到了他的大业,至于盛世之下为微不足道的百姓,就化作历史车轮下的尘埃。可是张昭华活在了当下,她亲眼看到了这些人,生不知道为什么而生,死又这样麻木悲惨地死去了,艰难人生的几十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造福子孙,也不知道什么是丰功伟业。
你看到一个这样的人活着死去的过程,就觉得高耸入云的浮屠塔都是欺世的谎言。
皇帝从昏迷中醒来,张昭华代替高炽给他请罪:“不孝子高炽知道错了,他已经封闭了东宫,面壁待罪。”
“你不用哄朕,朕的儿子,朕比你清楚。”皇帝冷冷道:“他看似柔弱,实则执拗,但凡他认为是对的,就是气死老子也不会认错。”
“太子以前并不赞成迁都,”张昭华道:“现在却知道迁都是万年之计,并没有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蛊惑。”
皇帝道:“他嘴上说一套,其实是为了保住主事萧仪,他宁折不弯,但是对着这些人,还是要保的,要不然谁还支持他这个太子呢?”
“父皇此言,太子绝不敢当。”张昭华道:“天下所有人都是皇上的臣子,太子也是皇上的臣子。”
“那朕这个君主的话,”皇帝咄咄逼人道:“他怎么不听呢?”
“国有诤臣,不亡其国,”张昭华道:“家有诤子,不败其家。”
“说得好听。”皇帝冷哼了一声。
“父皇,”张昭华道:“北平是咱们的家,谁不想回家去呢?儿做梦都记得燕王府里的一草一木,母后仙去那一年,潜邸有一颗桂树老死了,太子遣人去北平,把那树分了一枝来,移植在东宫庭院里,如今都已亭亭如盖了。”
这一场出人意料的事件以给事中萧仪被处死而终止,皇帝的迁都之事终于放在了台前来,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