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赐给了郑家。那副字至今仍然挂在族内高堂之上,旁边配的是方孝孺笔意纵横的“忠义”二字。
而此时的浦江郑氏主宅之内,郑氏族长郑濂正在陪同一位远来的客人。
这位客人虎背熊腰、威风堂堂且步履风尘,看着像是闯荡江湖的侠客,然而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户科给事中胡濙,这个人当官不像其他的当官的要每日坐堂,他从永乐五年开始,一直到永乐十七年的今天,十二年的时间都在全国各地奔走,寻访仙人张三丰。
“我遍行天下州郡乡邑,说起来有两次倒是真的与那仙人擦肩而过了,”胡灐似乎有些捶胸顿足:“这仙人不愿被我寻到,故意躲着我,叫我追得好苦哇!”
胡灐来到了人迹罕至的浦江郑家镇,亮明了身份,说从浙西一路跟着仙人足迹过来,至此中断了,希望郑家能线索,他好再次去追。
郑濂捋了捋白花花的胡子,道:“大人容禀,老朽一家闭门不出,与世隔绝很久了,一心读书又不通修道养性,若是张仙人真的来到我浦江,郑家也不知道,更不会藏匿仙人,故意为难大人了。”
这简直就是一个打太极,一个练推手。胡濙寻访所谓的张真人十二年,屁的影子都没看到,倒是法办了几个冒充张真人行骗的人。若是那张真人真的来到了浦江,浦江郑家镇这么个小地方,来去都是郑家人,进出外人,想要不被人注意都难。
胡濙再三感叹,听得郑氏诸人面色都有些发紧。他似乎也没有立即离开的打算,而是打量陈设,又夸赞郑氏家族秩序井然,“胡濙第一次来到浦江,只见这里山水俊秀,必当出俊杰人物,今日见识到了江南第一家的风采,久闻郑家诗书传家,今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方才鸣钟相食,更是让胡濙大开眼界啊。”
郑濂颤巍巍地逊谢道:“大人言过了。郑家百事不问,只知耕读。大人远来,还望多多留住几日,让郑氏以尽地主之谊。”
胡濙也推了两句,也就不客气地住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