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庆元商号(2 / 3)

昭华 惊年渡 4042 字 2023-11-20

在张家村的时候,就能聚拢一群小屁孩,颠颠地跟在他身后以他为尊,后来做生意,先是在人家的铺子里学习,但是他就有手段拢了老乡,甚至还有许多人,跟着他搞了小团体,都听他的话,后来到北平来,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专门从山西来奔他,他在北平的生意才迅速展开,越做越大了。\r

他就笑道:“你才这么丁点大咧,板儿,待你长大些了,再来找我罢!”\r

张升伸出手去比划板儿的个头,队伍里面几个壮实汉子俱都笑了起来,陈山这个手下是最爱玩笑的,也凑趣道:“你这身板,怕是连两袋大米也搬不动!走几步路,就抱着脚丫子不肯再走了!”\r

板儿并不服气,伸手去够马车上盖着的布子,道:“俺可以搬得动二十斤的米咧!你不信,你让俺搬给你看!”\r

可惜他的手被摁住了,张升并不许他当场演示了,只是将他好言安抚了几句,终究还是打发走了。\r

张升看着板儿一步三回头的背影,不由得半真半假道:“要不是确定他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娃娃,我还真觉得他像是朝廷锦衣卫的人,来缉查我们呢!”\r

张英、陈山几个,不由得大惊失色,面面相觑起来:“东家,这娃娃到底是——”\r

“就是娃娃,”张升摆手道:“我只是要告诉你们,咱们如今要万分谨慎小心,且辛苦一点到了山东就好了。这锦衣卫的人,可是无孔不入,你们也应当听闻他们的厉害,是止小儿夜啼的人物,要是被他们盯上了,可就难以走脱了。”\r

锦衣卫官校一般从民间选拔尚武有力、无不良记录的良民入充,之后凭能力和资历逐级升迁。但是最近这两年里,良民选拔出来的少,倒是招收了不少三教九流特别是江湖中人,弄得锦衣卫有些乌烟瘴气,而且锦衣卫如今没有大案可办,处在空窗期,这些人尤其是地方上的,就开始将目光转向富户了。\r

锦衣卫的几任指挥使,虽然都不得好死,但是皇帝只诛一人,并没有连坐其他人,所以指挥使之下的锦衣卫官卫,是很好做的,他们受到皇帝信任,可以越过刑部独立办案,不受任何官员制约或者阻拦,之前虽然以严刑铐掠闻名于天下,但是办的案子都是公案,施刑对象也是犯案的官员,然而最近两年,锦衣卫渐渐变质,他们不再像洪武年间那样重实据,有些锦衣卫会掳掠地方大户拷掠,污蔑以通敌或者谋逆的罪名,获取他们的财产。\r

张升走商因为有靠山,而且会打点,所以常常通行无阻,只是最近些时日,时局陡然紧张起来,他虽然将身份隐藏了,但是谁知道会不会遇到身负侦缉之责的锦衣卫的瞩目,若是被这些锦衣卫盯上,那可就不好了。\r

况且他这次在苏杭并应天这几处地方,订购了上千匹布料,价值昂贵。不仅是杭绸,江南地方用苎麻、葛、苘麻、芭蕉纺织纱布,还能用竹皮、木芙蓉析丝织出细布来,穿上又凉快又轻便,像苏州出产的黄草心布,是用一种黄草的梗芯析丝捻线,织成品几乎如丝罗一般洁白精细。从宋朝开始,黄草布在江南一直持续生产,始终是备受青睐的夏季专用面料,不仅裁作衣装,还可缝制蚊帐、充当糊窗的窗纱,甚至被用作灯笼上的罩纱。\r

江南的丝织业兴盛,张升压低价钱,看了成色之后又专门订做了织金缎,一匹绣金绸能以半两黄金的价格成交,如今他这些马车里就装着这些布料,运是要运到北平去,但不是在北平卖,而是准备要和蒙古人做生意了。\r

按张昭华在信里的模糊意思,燕王起兵,缺乏铁甲并弓箭,这些东西在地方许多卫所的军器局,都被守将捣毁,,就算是张升在应天这地方花大价钱,也不可能买的到,所以出路就是北上去和蒙古人交换。这就是一趟险差了。\r

和当年筹运粮草入直沽不一样,张升很明显意识到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