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最少也只能值2亿美元,对方拿出这么多的股份却只借1.5亿美元,也的确算得上是和银行差不多的贷款情况了,但对于平均盈利率在20左右的kpcb这样的巨头来说,6的盈利率实在是……你说这钱是借不借呢?
不借吧,1.5亿美元,每年6的利息,两年光是利息也有1800万美元了,这不是个小数目,从1990年到去年年底,kpcb公司一共完成了对55家信息技术公司和生命科学公司的投资和上市,其中40家公司的股票价格低于发行价格,5家持平,还有10家非常成功,但即便是如此,能够在两年里帮kpcb赚到1800万的也没有几家。
可借吧,6的年息实在是蛋疼,kpcb若是拿这1.5亿美元去投资别的行业,未来能给kpcb赚来多少个1800万美元呢?
只是既然是风险投资,那也意味着如果投资对象失败了,自己投出去的钱也就打了水漂,不像林铮这样,人家手里的抵押物真的很值钱……某种程度上,约翰.杜尔其实巴不得林铮失败呢。
他犹豫了足足半分钟,才开口向林铮问到,“林先生,我能不能问一句,你们借这笔钱打算做什么?”
约翰.杜尔打定了主意,如果林铮他们的这个项目赚钱的几率不小,那借钱也不是不可以,两年能净赚1800万呢,而且丫说120就120啊,我要150你答应不答应?……或者如果这个项目真的好,也可以直接在他这个项目上投资?
“哦,是一个微型汽车项目。”既然约翰.杜尔感兴趣,林铮也不介意给他介绍一下:说说就说说呗。
约翰.杜尔登时就觉得自己有点儿头晕,“等会儿,你们一家做即时聊天软件和搜索引擎的企业,现在准备改行做汽车?”
这里面的跨度实在是有点太大,而且最重要的是,你丫知不知道美国就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有着全世界最齐全的汽车类型啊?
“是啊,”林铮倒是一点都不为约翰.杜尔的反应感到奇怪,如果约翰.杜尔不感到奇怪他才奇怪了呢,给他解释道,“是一种车身长度在3米以下、只能坐2个人的、袖珍型微型车,特点是排量小,我们使用了一台0.8l的直列三缸发动机和一台自动离合手动变速箱,百公里油耗大约在4升左右,很适合在城市里穿梭和通勤使用,价格也不贵,预期的市场价大约在9000至10000美元之间,针对的客户群有三类,一类是刚刚准备买车的、收入有限的年轻人;一类是嫌车子太大,路上钻来钻去不方便、停车也不方便、迫切的需要有个体积小巧随便什么地方就能停下、有个缝就能钻过去的车子的人;至于最后一种么,嗯,卖给那些环保主义者,百公里4l的油耗他们总不能再叽叽哇哇了吧?”
为了增强说服力,林铮跟着补充了一句,“德国戴姆勒公司也在运作一个类似的项目,他们和瑞士微电子集团合作,在法国建立了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他们似乎马上就要推出这种微型车的雏形。”
约翰.杜尔的眼神再次迷茫起来,习惯了美式轿车动辄5米以上长度的他,很难想象一辆汽车怎么能做到长度在3米以下,发动机放哪儿?变速箱放哪儿?就算像跑车一样只有一排座椅坐两个人,可也没办法做到车身长度3米以下啊,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么一个小车……美国似乎还真没有,而且似乎也的确很方便的样子。
想到自己每次去超市的时候找停车位就需要找半天,约翰.杜尔就再一次的肯定起来:没错,这车子确实很方便,如果市场上真有这么一辆小车,或者自己也会买一辆来用?不过问题在于:“汽车设计和制造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你们懂吗?”
“我们已经完成了汽车的内饰和外观的设计工作,底盘的设计工作也已经完成了大半,发动机和变速箱也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