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的原因,捷普科技和新美亚虽然也是以代工业务为主,但他们自身就有相关零配件的生产业务,如果被代工的单位采用他们的零配件,等于他们可以在一家公司身上赚两次钱,可给戴尔代工就不一样了,习惯于赚两道钱的他们很不习惯于只赚一道钱……这种情况很适合用“由奢入俭难”这五个字来形容他们。
但迈克尔.戴尔对于林铮的这个回答似乎并不是很满意,他皱了下眉头,直言不讳的对林铮道,。“只有8o吗?如果我手里的数据没有出错,你们的产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不过才……嗯,大约5o美元吧?我觉得6o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
相比于有着完善的劳动法保护、月工资不低于两三千美元的美国产业工人来说,将这笔业务放到月工资只有5o美元的中国去生产,成本才降低2成?这显然不是迈克尔.戴尔想要的。
“没错,我们的产业工人的工资并不是很高,但我们认为8o是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林铮不动声色的回道,对于可能会遭受戴尔公司的刁难这一点,在来之前就有心理准备了,林铮并不感到意外,“所有的零配件都是贵公司指定的,零配件从全球各地运到我们公司,再从我国运回全球各地,这其中的运费成本相当高,我们认为能够降低8o的成本已经是极限了……戴尔的生产模式是‘定制化生产’,可以为每一位客户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相比,这种生产方式显然不够经济。”
没想到林铮竟然这么坚持,戴尔皱了皱眉头。略一沉吟,道,“这样吧,林先生,把你们的资料放下吧,我需要看看你们的资料。”
“好的。”
……………………
“情况不是很客观啊。”从迈克尔.戴尔的办公室里出来,谭娜的表情不是很好。“成本降低2o他们还不乐意?”
“很正常,对于资本家来说,为了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他们恨不得将上下游的利润全部压榨干净,最好所有的零配件供应商和经销商能够给他们再额外输血才好,”林铮嘴上这么说着,眉头却一样皱的很厉害。“看来我们低估了戴尔的野心了。”
“你说什么?”谭娜不是很明白林铮这话里的意思。
“我之前看的资料。戴尔电脑今年极有可能成为美国第五大微型计算机供应商,在和之前我觉得戴尔可能对这个结果比较满足了,可现在看来,戴尔似乎并不是很满足于第五这个位置。”
“什么?”谭娜低低的惊呼一声,“你是说?”
“没错,他的目标可能是第三,也有可能更高。”林铮的表情极为凝重,“想要成为第二或者第一。对于戴尔这个个人计算机新贵来说,先一代是要有足够的价格优势。其次产能要跟上,没有价格优势根本没办法和惠普、ib、dec、康柏这些巨头争夺市场,反过来说呢,如果产能根本不上,手里空攥着大把的订单却没法向客户产品,这也同样要命……戴尔的野心很大啊。”
尽管林铮说的含糊,可谭娜还是听懂了,“这么说来,戴尔是打算靠着这个规模优势,一边压榨零配件供应商的利润,一边压榨代工厂商的利润?”
&n是怎么出来的,但这家伙难道忘记了吗?在工业生产中人力资源成本所占的比例其实并不高,原材料和零配件的成本才是最高的,这家伙是怎么想的?”林铮紧皱着眉头,心中苦苦分析着富士康是如何拿下戴尔的代工合同的。
&n4年的时候,富士康旗下的汉达和顺达是专门为戴尔做代工的工厂,好像那时候富士康工人的工资只有1ooo元左右,在o4年的窗口市,这个工资水准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下,如果只是这样倒也罢了,但富士康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都极大,每天只有总计2o分钟的集中上厕所时间和长达十四五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让汉达和顺达的工人流动性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