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也想见识一下这个靖源先生到底何方神圣,于是几个人便一起赶往阿兰书院
等到了啊兰书院李炀带靖源先生四处参观了一下,当靖源先生看到书院的规模那是瞠目结舌,他没想到阿兰书院的规模会这么大能容纳600学子同时授课,一般的私塾能有个十名学生规模大点得也就百十来人,而阿兰书院教书和学习环境那在私塾当中绝对算是一流得,书院的建筑风格看着更是大气儒雅,阿兰书院不正是自己多年梦寐以求的教书圣地吗
带靖源参观完书院李炀便问:先生您看书院还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靖源:挺好挺好,就是得准备一些练习写字的沙板,沙子一定要用细沙最好是海沙
李炀:行没问题,一会儿我就让去弄,那还有别的不妥之处吗
靖源:别的到也没啥了不知李家主想让靖源怎么授课
李炀:敢问先生书院都能教些什么
靖源:识文认字诗词名句如何做文章跟简单的数算
李炀:先生不知书院还能不能教得在全面些
靖源:那就属六艺了,礼乐射御书数
李炀:六艺好啊阿兰书院就教六艺
靖源:李家要是按六艺授课的话,书院还得在请几位教书先生啊
李炀:那没事,明天我让人去帮我打听打听这事
靖源:李家主靖源有两位得意门生可教乐数,靖源想把他们两位请到书院不知李家主能否准许
李炀:那好啊,先生您那两位学生您看月饷给他们定多少钱合适
靖源想了一下:一个月就给三两银子吧,要是给少靖源怕他两不愿意来啊
李炀非常的爽快:好就这么定了
这时高原他们几个赶了过来,一见面李炀就给靖源先生依依介绍了高原等人:靖源先生他们都是我的结义兄弟
靖源听闻朝众人拱手:幸会幸会
随后李炀又向高原他们几个介绍了一下靖源先生,高原他们几个一起朝靖源拱手:靖源先生的大名我们兄弟早就听说了,今日一见幸会幸会
李炀将目光看向高原:你们怎么过来了
高原:我们几个带兄弟们到十村转了一圈,刚才我们路过西兰村海边看要塞的基石已经建好了
李炀:进度挺快呀,对了你两来的正好陷山营和火线营需要得兵器已经铸造好了,你两一会带人去取就行
元快:刚才正好碰到了龙将军他晚上会来庄园一趟
李炀:估计是他手上的钱用完了,元奎让兄弟们在辛苦一下,帮我到海边去弄几袋沙子回来
元奎:需要多少袋
李炀:有10袋应该就够了
元奎:行我就这让人去给你弄
高原:元奎走咱们先去把补充的兵器取了
靖源一看高原他们几个全都身披一件铁甲腰挂佩刀,便猜出这几个人都是领兵的将领,可他们怎么会对一个商人毕恭毕敬的,还有这李家主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自己铸造兵器
李炀特意在阿兰县为靖源先生,找了一间好一点的房子让他先住下,等过一阵子为给他和先生们盖一间更好的,像什么锅碗瓢盆衣柜床这一类的生活用品都一应俱全,要是搞以前你送这些东西给他他肯定不会要,可现在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尊严在现实面前一文不值
李炀是个急性子想让靖源和师母今天晚上就搬到阿兰县来,靖源也想让夫人早点享上清福也就没推迟这事,李炀亲自赶了一辆马车拉着靖源到平田乡去接师母,等来到靖源先生住的那间茅草屋,一进屋他才是知道师母卧病在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