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捡漏(下)(2 / 5)

最后一批粮食而让李炀没想到是马楠竟然也来了,两人一见面便朝对方快步跑了过去相拥在一起,不过这回马楠还带来一个人这个人我之前到南江商会的时候见过是马楠得家兄

马楠一看我将注意力集中在他身后时:贤弟这位是我的二哥马南枫

出于礼貌我朝马南枫鞠礼:见过马兄

马南枫对我还礼:幸会幸会

我在宋氏面馆为马楠和马南枫准备了一桌酒席以表地主之谊,怕马南枫觉得我这个人小气请他们吃饭就找了一间面馆我特意解释了一下:马兄你别看这间面馆门面不大但这我们这最好的饭馆了,这块的菜绝不会比城里那些大酒家逊色

马楠:二哥他说的没错,之前我来过这菜做得确实可口

马南枫:这位贤弟你太客气了只要能吃饱一碗粗茶淡饭即可,要知道这天底下有多少人还连一顿包饭都吃不上

马南枫的话听着虽然有些不合时宜但确让李炀对他增加了三分好感,确实和那些吃不饱饭的人相比我们能想吃啥就吃啥算是幸运得了,闲聊中马楠向我打听从南国运来的粮食现在卖出去多少了,我便把现在浙国粮食行情和眼下遇到得状况跟他述说了一遍

马楠:贤弟你现在面对的这种状况之前我们也遇到过

李炀:那马兄你们是怎么应对的

马楠:涨价

李炀一听有点蒙了“涨价”心想现在到我这买粮的人本来就少要是涨价那人不更少了吗

马楠:有时候价钱便宜买的人会觉得是你得东西不好所以才便宜,以你现在遇到的情形涨价能让人有种紧迫感要是在不买没准以后还会涨

李炀:马兄那涨价该涨多少呢

马楠:那就定个中间价700文钱一担给600文钱就往外卖,给到你这买粮食的人留100文钱得晃,要让他们觉着到你这来买米自己是占便宜的

李松:老大我觉得马兄说的这个办法咱们可以一试

马楠:贤弟你帮我和家兄准备两支商队,我带一支前往嘉兴府湖州府衡洲府去卖粮,而家兄带另一支到国都宇枫城绍兴府和宁波府去卖粮,要让浙国百姓知道台州有价格便宜品质兼优的粮食,眼瞅就要到播种的季节了所以到你这买粮得人肯定不会少

为此李炀从民团中抽调出了三个营的乡勇临时组建成三支商队,马楠带一支商队到浙国北部几个州府去推销粮食,马南枫带一支商队前往国都宇枫城绍兴府宁波府去推销粮食,而李松带着最后一支商队到浙国南部几个州府去推销粮食,1千5百名乡勇和5百名临时招募的伙计赶着两千多辆马车牛车浩浩荡荡得驶出了阿兰县场面极其壮观

而李炀则按马楠说的办法在家照看生意,早上店铺一开始门伙计就把粮食涨价的木牌挂到门口,打听价钱得人确实是比以前多了不少可买的人还是没有几个,看到这一幕李炀决定给伙计们打个样看看我是怎么忽悠的

一位挑着扁担的行人在米摊前停下脚步时李炀赶紧迎了上去:客官这都是本店新到的粮食绝对保质保量

行人:涨价了昨天不是还卖500文钱一担呢嘛

李炀:客官之前的粮食本店都卖光了,现在粮食进价贵了我要是在按以前的价卖那可就赔钱喽,但和别得米铺比起来我这的价格还算便宜得

行人:要是500文钱一担行的话你就给我装两担

李炀故作神秘朝四周看了一圈然后凑到行人身边小声嘀咕着:客官我看你是咱们这的老主户了,这样每担我给你600文钱你别跟别人说

行人:600文钱不行就500文钱

李炀一看这位就是想买粮的人要不他不会跟你还价,现在500文钱想在台州买粮只有我敢这么卖但我不能卖,这要是卖了那以后就都得这个价了一来二去那生意可就遭竟了,于是他面漏三分笑容:客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