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呢?
既抗打,又能够很好的宣传自己国家的中医行业,而后者就是李松林的初衷。
太多人因为医药费贵的问题,耽搁治疗。
犹记得,孩童时期,一针不过几块钱,最多三针就药到病除。
可现在呢?
感个冒,想要好一点的治疗都得五百往上走。
当然,自己熬过去也不是不行,前提是能熬得过去。
赌性太强,具有的不确定性太强了!
真要烧坏了脑子,烧坏了声带,烧坏了五脏六腑……
到时候再去后悔,还来得及吗?
这也是为什么,李松林选择走这样一个医商连结的模式最主要的原因。
一个暴利的行业,赚着老百姓的血汗钱,想的不是如何能更搞笑的解决患者的病症。
反而是思考,如何让一整个周期更加长。
没有能力,李松林不会去给自己自找苦吃,可现在的情况显然不是。
有能力,有条件,有这样的抱负,那何不努力一场?
即便是走到最后没有能够改变太多,可至少努力过,不是吗?
李松林本身就不是多么那种纯粹的乐观主义者,并不会因为系统的存在就觉得自己能够对抗这个世界。
获得了这样的金手指,他所想的也不过是在过好自己生活的前提下,对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罢了!
不需要人们回馈什么,只是做着自己一直想做而没有付诸于实践的事,仅此而已。
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自己有保障的情况下的选择。
倾注所有,去做一件好事儿,这个社会上虽然缺乏但不得不承认是有的;
尊重且理解,但并没有想要效仿的想法。
每个人都有着对自己身上道路选择的权利,只要不后悔,那就是对的;
秉持着这样的观念,李松林在运营公司的时候却是没有丝毫马虎。
即便是没有百分百成功的把握,可开弓没有回头箭,不是吗?
“加班吗?”
“加啊,干嘛不加,回家又没有什么事儿,加班单价那么高,公司福利那么好!”
“我也是!”
“加班到晚上打车报销,还有夜宵可以吃,真的很nice!”
基本上,没到六点下班的时候,大家就会唠唠自己要不要加班这件事儿。
除非是家里有小孩儿,不然大家都在自己的工位上努力的工作着。
非强制,不允许主管私下警告员工加班,员工拥有越级上报的权利。
这样的一套运营思路下来,林间优品的员工渐渐的认同了这样的工作理念。
要知道,并不是公司画大饼,而是实实在在能拿到手里的实惠。
把选择权交还给员工自己,有的时候比道德绑架,画大饼来得有有效。
因为林间优品的产品确实销售情况很好,又是初创公司,所以需要加班的需求并不低。
为了能够让员工加班,加班费,和一应福利待遇他是完完全全给到位了的;
事实证明,这样的经营理念并没有问题。
随着公司上下一心的努力,林间优品的业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蒸蒸日上。
仅仅一年的时间,就有了不低于千万的盈利,更是一度被评为年度新贵。
这一年的时间里,才堪堪将这样一个市场给稳定下来,这是李松林刚开始所没想到的;
原本以为半年光景就能够稳固,之后就可以发布新品,可他到底该是小看了竞品企业的人脉路子。
虽然大的影响没有,但时不时的恶心一下你,造成一些不痛不痒的负面影响还是能办到。
对于这些操作,李松林看了之后没发现什么大的影响,就交给公关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