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优化隔膜(3 / 3)

因此与其说是科技部下发的科研任务倒不如说是燧人科技的一次自救。

所以大家现在都相当的重视。

哪怕他们现在还很年轻,经验相对于也不足。

但是他们心里相当清楚这一次项目的意义。

楚皓没有辜负他们这群学生,那么他们也理应拿出200的努力来进行工作。

楚皓他们同样没有闲着,也在进行着电池的制作。

只是他的工作着重点其实是在隔膜上。

这一次的电池隔膜需要更加细微,同时压缩难度也更高。

一不小心就会将碾碎碾烂。

既要达到超薄的要求,同时也要满足作为电池隔膜的功能。

所以他这方面的工作一点都不比赵然他们要简单。

不过干这种精微的事情他最在行,可以说是相当的细节。

每一块手机电池的隔膜他仅仅只采用了半颗聚烯烃材料。

通过对这半颗材料的反复碾压压缩, 最终他也得到了一块极致超薄的薄膜。

这似乎已经是当前所能达到的极限。

但是楚皓对此还是不太满意。

他觉得还能更细,因为这种程度绝对达不到手机锂电池薄膜的要求。

如果满足于现状那么结果必然还是像前几天一样,燃起来。

但是无论楚皓怎么进行接下来的压缩似乎都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材料破损。

一时间,似乎研发又陷入了僵局。

在原地徘徊了很久,他又从材料盒中挑选出了一颗完整的聚烯烃材料。

既然半颗达不到要求,那就重新用回一整颗试试。

一整颗的延展性肯定要比半颗的高。

或许会失败也是因为他太心急了。

半科材料所压缩出来的隔膜的确会更小更薄,但是这也会让材料的延展性受阻。

将一整颗聚烯烃放在压缩机器下,他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材料压缩。

当机器在材料上一遍又一遍的碾压,聚烯烃也开始不断变薄。

楚皓一边严格操控着机器,随时也在监控着材料的变化。

力度太高会导致材料破损,力度太低又会让材料压缩无法达到要求。

随着滚轮的一片片碾压,聚烯烃也在不断扩大变薄。

但这还不够,楚皓需要它更薄!

终于经过半个小时的重复压缩,一张巴掌大小的绿色半透明薄膜形成了。

很难想象如此小的一颗材料颗粒经过压缩之后竟然能达到这么大的延展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