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丁三石(2 / 4)

毕竟整个藤讯投资不过也才50万,这不过才几个月而已,OICQ的发展也没有达到特别牛逼的地步,所以这2000多万的估价属实有些自欺欺人。

随后~马晓腾和其他几位创始人盘算了一下,觉得五百万华夏币这个估价...算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估价。

如果藤讯能卖到五百万,等于几人的投资都翻了十倍。

这个收益就比较正常了,于是这个估价也就被定了下来。

这其实也是马晓腾为什么咬死在五百万这个价格上的原因,因为他们觉得藤讯和OICQ就值这个价。

再加上这次马小云三百万的开价,无形中其实又给了马晓腾等人一点信心,所以这一次燕京之行马晓腾虽然没有完成任务目标,但其实也不是没有收获。

当然~收获的同时,马晓腾又对藤讯和OICQ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

国外的ICQ为什么能卖到2.87亿美金的高价他不清楚,但是在国内...OICQ似乎并不是很受投资人的青睐!

所以此刻~马晓腾对于丁三石提出的融资......有些不太感冒。

马晓腾也不傻~他知道如今ICQ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盈利的方向,不过这个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嘛!

等这次回去,马晓腾就准备着手解决OICQ的盈利问题,至于公司运营所需要的资金...大家已经决定按照股份比例再筹集五十万!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此刻的马晓腾对于丁三石的提议并不是很感兴趣。

倒是旁边的陈理...心里多少有些想法。

倒不是陈理需要风险投资,而是他对丁三石说的风险投资人比较感兴趣。

因为他知道主持此次投资网南的人是谁!

其实在九九年这会,华夏国内的风险投资机构非常少,此时国内存在的风险投资机构绝大多数都是拥有国外资本的背景。

比如...此次投资网南的霸菱投资!

霸菱投资背后的资本是巴林银行~这是一家来自英国的投资银行,于1762年在伦敦开业,创办人为法兰西斯·巴林爵士!

在20世纪初,巴林银行曾一度为英国皇室服务,这也算是巴林银行的巅峰。

不过...巴林银行在1995年就已经倒闭了。

倒闭之后的巴林银行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但仍然以巴林银行的名字继续运营。

所以~霸菱投资的背后,其实是荷兰国际集团。

当然了~投资网南这种小事情,自然是不可能跟荷兰国际集团这种巨头有什么关联的。

此次霸菱投资选择投资丁三石的网南,其实是因为霸凌投资亚洲公司的华夏区董事兼总经理...徐兴!

可能很多人对于徐兴不太了解,可实际上这个女人跟华夏的互联网牵扯可是极深的。

她不光主持投资了网南,后来还帮助刘东捣鼓出了一个京北商城。

是的~徐兴最为出名的一次投资,就是投资了刘东的京北商城。

但实际上~徐兴的战绩可不仅仅只有这些。

这位在日后创办了今日资本。甚至一度被投资圈捧为投资界的女王。

可以说,如果没有徐兴。就没有后来的京北商城。

同样的,如果没有徐兴,也没有后来许许多多的互联网企业。

至于网南,但是不至于,因为即便没有徐兴,网南其实也不缺别的投资人。

毕竟网南在九八年就取得了几百万的利润,光是这份成绩就值得那些投资人看中。

这年头的计算机互联网企业,有一个算一个,但凡是能够保持盈利的,基本上就不会缺少投资人。

哪怕是目前没有盈利,但是有盈利的方向,其实也行。

&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