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你临朝,我去也(1 / 2)

南宋异闻录 月关 2507 字 2020-04-29

杨瀚听宋词仔细讲述了他在秦地的所见所闻,尤其是他在桑家村那个边隆小村待了差不多半年的所有经历,杨瀚更是问的仔细。

一个边隆小村,所能了解到的消息,无疑比大秦都城所能了解到的信息少了千倍百倍,但是从这里的一举一动所能判断出来的一切,却会剥离一切表象,更加趋近于真实。

比如,宋词被羁押在小村足足半年,最后是由太卜寺的人秘密带走的。

也就是说,太卜寺对于乡镇农村的控制力,应该是远远大于三公院的。

这也正常,村镇所在,愚夫愚妇甚多,朝廷的衙门不可能开到这么具体的所在,很多政令都需要乡贤扶持。

而乡间百姓对于国法未必了解很多,对于宗教却更乐于接受。

所以,杨瀚可以判断出,三公院的控制范围,主要是在各处大城大阜,而太卡寺的拥戴基础,主要在于广袤的农村。

另外,大秦疆域虽广,阶级虽然森严,宋词出现的消息,也不会需要那么久才传到太卜寺的最高统治阶层,可是足足过了半年,他们才提宋词进京,很显然,太卜寺的高层是比较理性的,不像白藏、玄月这些基层的狂热信徒。

宋词的出现,意味着山外世界与大秦的接触已不可避免。

六曲楼既然是大秦的耳目,那么自己五年前就已出现三山的消息,大秦应该早就知道了,可是为何一直按兵不动?

照理来说,他们不该是兴奋的涕泗横流,哭着喊着跑出山来接自己过去当皇帝么?

怎么会到了此时,才争先恐后?

理性啊!人的智慧、阅历和城府,都是随着见识和能力的不断扩大,逐渐走向更高的位置。

杨瀚相信玄月没有骗他,但是同一件事,站在不同位置的人,看到的事情是不一样的。

如今听了宋词所言,对杨瀚客观地看待大秦的各方势力,分析他们的心态变化,甚而因此推断他们所掌控的力量以及目前的处境,都有很大的帮助。

黑的未必就有那么黑,白的也未必就那么白。

人性是复杂的,也许在某一高光时刻,一个人是黑还是白的属性会更明显一些,但大多数时候,灰色才是常态度。

他是会变得更黑还是更白,你对他施加的作用,也是改变他倾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常人,莫不以一己好恶而取舍。

若能做到不以一己之好恶而偏颇,便是明德明智之人。

杨瀚听了宋词的话,沉思有倾,缓缓点头:“与你同去的那些堪舆师,也都回来了?”

宋词道:“是,臣把他们,都带回来了。”

杨瀚道:“都是有功之臣呐。

二狗子。”

黄耳趋前,听旨。

杨瀚道:“明日,把这些自秦地归来的堪舆师,引去谒见青女王,再由青女王决定,将这些人分置于高初、李淑贤两位宰相门下,酌情委以官职。”

杨瀚是想让小青以及李淑贤和高初也听听这些人的见闻,兼听则明,他们听了自然会对秦地有一个更客观更清晰的了解。

杨瀚看一眼满脸希冀的宋词,微微一笑:“让高相再拟一旨,授宋词为南梦洲刺史,不日上任去吧。”

“谢大王!”

宋词心情激荡,一个头磕到地上,巨大的兴奋感让他的身体情不自禁地打起了摆子,苦尽甘来,云开见日啊!哈哈哈哈……************宋词升官了,升大官了,南孟刺史。

宋词的堪舆师朋友们纷纷登门道喜。

这位说:“哈哈哈,我早就看出宋大人面相贵不可言,如今果然应验。”

那位讲:“诸君都曾随宋大人一起跋山涉水,发现大秦,功不可没,听说,大王已经让青女王确定赏赐了。”

“是啊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