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最好,考不上,咱也能回城。
有了父母托底,又有“系统可能休眠”的轻松,韩冬梅的状态好了许多。
不再焦灼,不再恐惧,反而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
韩冬梅都能静下心来备战高考,知青点其他的人,愈发拼命。
另外,青柳大队一些附和高考条件的年轻人,也都跟着一起努力。
说起来,也是何甜甜的功劳。
她用一次次的汇款单,用一笔笔让村民们羡慕的稿费,十分清晰的告诉大家:
读书有用!
有文化的人,就算是赚钱,也比他们这些农民更轻松。
“贺云天”还不是大学生呢,“他”只是个高中生,结果就能靠着写文章赚了大把大把的钱。
如果自家孩子上了大学,成了干部,哎呀呀,就算不能写文章,也能分配工作,端上铁饭碗呢。
而且,人家贺知青也说了,读大学不要钱,还会发钱。
只要考上了,连家里的钱都能省下来呢。
过去是没有机会(高考暂停了呀),现在有了机会,孩子又愿意学,家长们哪怕不支持,也不会直接反对。
顶多就是顺其自然,绝不会强求!
就这样,青柳大队的一些年轻人,哪怕结了婚,或是离开学校好多年,也都受到学习气氛的感染,纷纷捧起了课本。
何甜甜呢,她的写作辅导班暂时停课,转而办起了高考辅导班。
她打着“共同学习”、“相互帮助”的旗号,没有以老师自居,而是在跟同学们相互讨论的时候,夹杂一些私货进去。
必须庆幸的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难度系数并不高。
只要有些中学的基础,又有何甜甜非常有针对性的辅导。
两个月的时间,竟也让柳翠枝等人,有了质的提升。
12月9日,s省高考正式开始。
积压了十年的数十万考生,他们有的不再年轻,但依然满怀激动的走进了考场。
这些考生,有应届的高中毕业生,有下乡的知青,有工厂的职工,还有军营里的军人……
青柳大队在何甜甜的带动下,格外看重知识文化。
这次的高考,大队上下更是积极响应、十分支持。
考生们去县城考试的时候,大队长想办法弄来一辆拖拉机,拉着包括知青在内,一共二十多个考生,一路突突突的赶往考场。
“好好考试,不用有心理负担!”
“这次不行,还有明年。”
何甜甜坐在人群中,小声的安抚着几个明显看起来有些紧张过头的人。
“对!今年不行,还有明年!反正高考恢复了,考大学的路重新被打开!”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 安装最新版。
只要是公开公正的统一招考,他们就有机会!
搭话的是一位老知青,他已经二十多岁,三年前娶了当地的一个姑娘,去年生了孩子。
他脸上已经有了超越年龄的沧桑,眼底却迸发着灼灼的光芒。
“今年是第一年,考试的人会很多,明年或许就会好很多!”
“大家千万别紧张,放平心态,好好答题!”
这位老知青不知道是在安慰大家,还是在给自己鼓劲儿。
他轻声说着,手却不由自主的攥成了拳头。
“对!杨大哥说的没错,不要紧张,静下心来好好考试!”
何甜甜笑着附和。
不管那几个紧张过头的考生有没有听进去,但至少,他们看起来没有那么紧张了。
“……卓雅,应该也会参加高考吧!”
看到“贺云天”意气风发的样子,不知怎的,刘卫红就想到了卓雅。
她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