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说。
其实由西飞集团下属的西发厂与华腾工业集团联合投资建设的西飞-华腾航空发动机工厂生产的D-30KP-3发动机,现阶段的造价还是比较高的,大概比直接购买俄罗斯原版D-30KP-2高个30%左右,但大家也做过计算,等D-30KP-3将来量产,并且产能达到1000台的话,那么制造成本将会被迅速摊薄至800多万的水平,比俄制D-30KP-2要便宜至少20%。
一台发动机只便宜20%,好像不算什么,多花不了多少钱的样子,但1000多台的采购任务下来,节省下来的资金和国防开支那可就相当的可观了。
但省钱是一回事,确保战斗力又是另外一回事,虽然当初华腾工业集团很快在D-30KP-2的基础上改装出了两台D-30KP-3,但上面还是有疑虑:这俩发动机的地面试车是暂时没发现问题,但毕竟没经过试飞,而整个适航取证的过程,哪怕一切顺利也要好几年的时间,这么下来,会不会耽误第三代H6的研发工作?
所以从一开始,对于H6是装备俄罗斯的D-30KP-2还是选择华腾工业集团的D-30KP-3,上面就争议不断,哪怕最终上面的领导以大毅力、大魄力选择了D-30KP-3,也依旧有不少怀疑的声音传出来。
现在,听张起航这话里面的意思似乎这款叫D-30KP-4的发动机方案还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地方,这就让高大飞的心里不由得升起了浓浓的好奇。俓
张起航说道:“在搞出了D-30KP-3之后,伊佐托夫先生和雅罗斯拉夫斯基先生继续对D-30KP-3发动机进行优化,优化的重点是D-30KP-3发动机上面继承自D-30KP-2的75%的部件,比如燃烧室、涡轮叶片之类……
在经过重新优化之后,新的D-30KP-4方案的涵道比从D-30KP-3的3.6提升到了4.2,很接近PS-90A的4.6了,推力也来到了145千牛,另外油耗也进一步降低……唯一的问题是,相比于与D-30KP-2共用75%的零部件的D-30KP-3相比,D-30KP-4与D-30KP-2之间的零部件共用比例降至了不足25%,成本也上升了很多,技术风险也提升了不少……”
听张起航说到这里,高大飞咂咂嘴,有些不解的说道:“不对啊,这个D-30KP-4的方案,我怎么没听说过?”
“简单啊,”张起航笑着道:“相比于技术成熟的D-30KP-3方案,D-30KP-4方案的风险就大了很多,再加上成本也上升了许多,但最大推力却只提升了8%,整体来看似乎并不划算,所以就只是形成了这么一个技术方案,在确定这个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远不如D-30KP-3之后,这个方案就作为技术储备被放起来了。”
“……”
高大飞一时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从可行性上来说,华腾工业集团选择D-30KP-3而非D-30KP-4,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D-30KP-3其实就是D-30KP-2的升级版本,可以说这个方案是最成熟、最可靠的,而D-30KP-4就不一样了,属于D-30KP-2的深度升级和改进版本,从涵道比的变化这一点就能够看出这个发动机被华腾工业集团的那些前苏联的老航空发动机专家改的可能连它们的妈都认不出来了,以华夏相对薄弱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和产业配套水平,毫无疑问,虽然D-30KP-4确实更好,但从可靠性和成功率的角度出发,还是D-30KP-3更让人放心一些……就算是更可靠、成功率更高的D-30KP-3,当初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哪儿叽叽歪歪呢。俓
高大飞原本的想法是问问华腾工业集团有没有更先进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