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大学报到(1 / 2)

防盗章节,勿订阅,两小时之后修改刷新

贞观十一年,长安。

李愔觉得脑袋晕乎乎的,想睁开眼,却发现有些费力,又有对话声传入耳中,便仔细听了起来。

“都是你平日里对他过于宠溺,才会让他如此骄纵,现在已经胆大包天,不仅狩猎无度,踩踏民田,居然还敢带兵强闯县衙,抢夺人犯,简直是无法无天!”

“陛下息怒,臣妾教子不严,甘愿认罚。”顿了顿,那女子继续说道,“待六郎醒来,臣妾定会严加管教,绝不会再让他做出此等叛逆之举。”

“叛逆之举?哼!这样的胡作非为,根本就是目无君父、目无法纪,你再这样护着,他迟早会闯下泼天大祸。”

“臣妾知罪。”女子低声回道。

那男子或许是觉得自己言辞过于严厉,怒意稍减,语气转缓道:“朕已下旨,革了他的益州都督之职,暂时不会让他之官,这段时间,你要好好教导他……”

李愔心中颇感奇怪,这又是“陛下”,又是“臣妾”的,是在干什么?

突然,他感到脑中犹如万千蚁虫叮咬,疼痛难忍,近乎让他晕厥。

几息之后,疼痛减缓,他睁开眼睛,望着青色的纱帐,已然明白自己此时的处境。

他是大唐皇帝李世民的第六子——蜀王李愔,一生行事乖张,无所拘束。

在他三十三岁那年,长孙无忌为绝海内之望,构陷他的同胞兄长吴王李恪谋反,逼迫其自尽。

而自己也被连坐流放巴蜀,受尽长孙一派地方官员的凌辱,圈禁至死。

通过刚才那两人简短的几句对话,他已知晓对方的身份——是他的父皇,还有思念已久的母妃,也想起了现在的时间是贞观十一年五月,以及自身所处的境地。

去年,他被封为蜀王,授益州都督,去成都就任。今年四月,他外出阳安县狩猎,行进途中随从踩踏民田。

阳安百姓奴敢怒不敢言,县令许万康却是个刚正不阿的强项令,找李愔讨要说法未果后,带人埋伏在王府附近,趁蜀王亲信家奴刘敏外出时,将其捉拿。

还扬言道,他治不了蜀王的罪,就拿蜀王府的家奴抵罪,还阳安县百姓一个公道。

李愔得知消息后,怒不可遏,当即点起王府兵马,强闯县衙,在公审大堂上当众将刘敏带走。

看到李愔这般蛮横,许万康斗志愈盛,一纸公文将李愔告到政事堂,结果长安城朝野哗然,御史弹劾李愔的奏疏如同雪片般飞入宫中。

与几位亲信大臣商议后,李世民将处理此事的诏书八百里加急送往益州,以期尽快平息非议。

诏书主要内容有二:其一,蜀王府家奴刘敏拿下入狱,处以绞刑;其二,命蜀王李愔回京述职,由长安派往成都的两百名玄甲飞骑沿途护送。

李愔抵达长安次日,入宫请罪,被李世民勒令跪在两仪殿前自省其罪。

跪下两个时辰后,烈日当空之时,却突发天狗食日异象,李愔也晕倒在地。

此刻,他知道自己是被送到了杨妃的千秋殿。正想着,又听见有脚步声越来越近,急忙将眼睛闭上。

片刻后,一个面色清冷,眉间带着忧虑的宫装丽人走入内殿,在李愔的床榻边停下,正是李愔的生母杨妃。

“六郎他怎么样了?”杨妃看了一眼仍然昏睡不醒的李愔,向一旁的侍女轻声问道。

侍女并未注意到李愔刚才已睁开过眼,垂首答道:“回禀娘娘,太医说殿下只是日晒过久才会晕厥,身体并无大碍,不久便会醒来,殿下适才气息平缓,睡得很安稳。”

“奴婢已命人将太医开出的药剂煎熬,马上便可以送过来。”

杨妃点点头,不再言语,在侍女抬过来的矮凳上坐下,握着李愔的手,思绪却飞了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