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电商平台只能展示图片,消费者看不到实物,也摸不到,激起他们购买欲望的因素,我猜想有稀缺性,某些商品在实体门店找不到;便利性,在消费者附近可能没有某种商品,他需要跑很远去买。
如果某种商品在电商平台和附近的实体门店都有,那激起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因素只会是价格,网上的价格要比实体的便宜很多。
消费者注重性价比,为了提高销量,网上的商家只能逐步压低商品的溢价空间,长远来说,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的利润也得不到保障。”
郭帅超对电商的认知令南易有点吃惊,他组织一下语言,说道:“你的想法没错,一种新的模式只有在中期的利润率是最可观的,等到了成熟期,大部分利润都会被地主吸走。
但是,你说的‘长远’是多远?五年还是十年?又或者十五年?
我们姑且假设它为十年,十年之后,店铺的租金会涨到什么地步?电商平台又会成长到什么阶段?到那个时候,人们的消费方式会不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家已经习惯网购?
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这意味着一个新习惯的养成只需要21天,你会怎么给自己的鞋子品牌定位?
如果是低端,建立品牌毫无意义,你只要靠着价格取胜就行了。如果是奢侈品……”
南易摆了摆手,“还是不说它,你根本没能力赋予品牌够上奢侈品的附加值,你的品牌溢价没人会买单。最符合你需求的只有中端定位,李宁、安踏、特步、鸿星尔克等等,你只能跟它们竞争,你准备拿什么和它们进行同质化竞争?
你有什么优势?
你比它们的老板都年轻,可以熬死他们?还是你会跳鞍马,连拿十五块金牌,获得体操国王称号?”
薛小闵闻言,噗嗤一声。
南易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警告她收声。
“一个名牌的诞生需要岁月的沉淀,走得太快,缺乏一种厚重,缺乏融入消费者生命的陪伴与情怀。我们国人什么都可以不要,就是不能没有安逸,富也好,穷也好,只要安逸,一切都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的国家每天都在变,日新月异,今天还在的东西,明天就不见了。生活的方式在变,谋生的方式也在变。
过去十几年,人们极度厌恶一眼能看到老的生活方式,他们想走出禁锢他们的圈,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确,有不少人的生活方式往更好的方向走,比如你爸、你叔叔。
但有更多的人过得更加狼狈,别说看到老,他们甚至都不敢想自己老的时候会怎么样。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放开,促使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同时,有的人跑得快,比平均过得更好,有的人跑得慢,生活水平在平均线以下,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安逸在哪。
你不妨想想,你的品牌要面对的客户群体里,有多少人身上存在安逸二字?生活不安逸,你怎么能指望他们对一个品牌有任何忠诚度可言?
他们只会本着实用主义挑选商品和品牌,经常买同一个品牌的商品,只能说这个品牌满足了他们对实用的需求,物美价廉、有面子等等等等。
当一个新的品牌同样具备他们需要的实用需求,或价格更便宜,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微微超出,一个老品牌也就该坍塌了。
你是打算建立一个这样的新品牌按照传统的实体门店扩张模式发展,付出大代价挤死一个老品牌,然后等着自己变成老品牌被新的品牌挤死,还是试着走一条新的路子?
当然,在你建立品牌之前,你必须认识到一个问题,在国内想建立一个长期存在又有大影响力的品牌非常难,好好想清楚你建立品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仅仅是为了赚快钱、大钱,完全可以把关注点放在资本运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