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不能给他赚钱,又要当女儿养,他心里亏得慌。
等晨练回来,南易在饭桌前吃上了梅正义做的包子油条配稀饭。
有了自己的窝,梅正义和高望重两人立马赶过来上岗,往后,南易也不用出门吃早点了,梅正义做早点的手艺本来就好,几年下来,又根据南易的口味进行改进,在南易嘴里,没有比梅正义做得更好吃的早点。
吃过早点,高望重给南易检查身体,一切指标正常,掰开牙口看看,没结石,牙也挺整齐,舌苔很好,扁桃体没有结石,嘴角也没有脚气,口气清新还带着丝丝甜味,绝对是一张用来接吻的好嘴。
上午九点,等迷迷湖湖的徐露从天仙房里出来,南易赶鸭子一样让她把自己捯饬好,带上人就往东北软件过去。
“东北软件的总经理刘一博是咱们国内的第一个计算机应用博士,在海外留过学,三十岁刚出头就在大学当教授,我和他没见过,暂时把他归入知识型商人。
等下我要和他在技术领域展开对话,那些东西你听不懂,但你也不能露怯,给我扮倾听状,当刘一博的目光对向你的时候,你就微笑,含蓄点……
记清楚了,我第一次叫你,你把a1文件夹递给我,第二次叫你,把a2文件夹递给我,千万不要搞错了。”
路上,南易临阵磨徐露这杆枪,磨不快也得磨光,人是必须带着的,徐露之前接触的是江湖派的生意风格,切换到斯文派必须适应一下,而且,她还没接触过商务对话与谈判,得学。
“还有,等下你的角色是我的秘书,不是仙露资本的副董事长,我介绍你的时候不会介绍职务,如果介绍你是副董事长,刘一博可能会和你对话,你这个空心货就被戳破了,会让他看低我们。”
“我怎么就空心货了。”徐露底气不足地嗔怪道。
“你自己心里清楚,钱不是这么好挣的,老板不是这么好当的,肚里必须有货,肚里没货又想当老板,只能靠耍狠,这种人你应该知道不少,我在奉天各个市场都转过,发现不少热销商品,背后都有人在操控或企图操控批发渠道。”
“知道啦!”
路上,南易让刚需靠边找地方停了一会,等徐露准备好,才又往东北软件过去。
1976年,煤气救护工刘一博被推荐上了大学,他在学物理和计算机之间选了后者。其实他当时也搞不清楚计算机与计算器有啥区别,只是这一误打误撞,让他赶上了信息革命的浪潮。
工学院本硕毕业后,刘一博在导师推荐下去美国留学攻读博士。他也因此成为华国首个计算机应用博士,后来回母校任教,33岁就成为了华国最年轻的大学教授。
创办东北软件纯属意外,用他自己的话说,“原本没想做企业,生下来了,不得不养而已”。
刘一博在美国留学时发现,科研机构拿自己的成果与产业界结合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国内并没有这个条件,甚至很多人觉得教授下海,不太光彩。
好在工学院院长站出来支持:“我们可以做一个尝试,如果办砸了,我们永远不办就是了。”
于是,刘一博和两个同事带着三万块钱和三台破电脑,就开始了创业之旅。一开始并不太顺利,奉天乃至全国的软件产业都处在空白阶段,奉天还有很多人把软件当成洗发水。
东北软件的诞生和崛起与日企有很深的渊源,当时日本一家专门做汽车软件系统的阿尔派公司跑到工学院,希望搞产学研合作。
1991年,东北软件前身工学院阿尔派成立,由工学院占股51,起初刘一博想着建个研究所,但去注册时工商部门只允许成立公司,硬是在工学院阿尔派研究所后面加上“公司”二字,尽管还加了括号。
日企的出现给了刘一博最宝贵的资本和经验,阿尔派的合作使得日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