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的地方看看,去见识一下菜霸的风采。”
……
没有正式名字的蔬菜批发市场,姑且叫它椰城蔬菜批发市场,这个市场在长堤路。
赖?打听了一下,原来这个市场上货的时间是下午六点到凌晨,所以,南易的菜市场之行从明天提前到今天。
一开始,椰城的菜贩子都是在东门市场搞批发,由于市场里交通不便,运菜用的农用车难于通行,于是在去年,市场里的几位批发量比较大的菜商一起商议,寻找一个地方盖个蔬菜批发市场。
很快,他们选在长堤路,用竹排搭建起一个简易的市场,大概三四亩的样子,没有摊位,也没有名字,但比起东门市场方便了好多,从此椰城也就有了真正的蔬菜批发市场。
南易戴着平光镜,手里拿着钢笔正在本子上沙沙沙写着。
就在十分钟之前,他有了一份新工作,在《菜篮子早报》当特约记者,这份报纸同样也是在十分钟之前创立。
不用怀疑南易在说假话,这份报纸真实存在,而且是信息高速公路上高科技的体现,它拥有特殊的载体,需要通过电脑加网线才能想要阅读还得再等等,服务器的网线还没插上。
陌生之地,找别人问东问西,问的还是商业机密,不挨打简直天理难容。
可是把身份切换到记者就不会了,不但不会挨打,还能被热情款待,南易这会就受到了热情款待,在他边上不仅泡着一杯热茶,还放着一罐椰子汁,香烟若干。
南易写完一段,又抬头向对面的符兵符老板提问,“符老板,你们平时都到哪里收菜?”
符兵很年轻,听他说大前年才从初中毕业,一毕业就跟着自己的姐姐搞蔬菜批发,辛苦是辛苦一点,但是钱不少赚。
“省内,还有就是大陆那头,嵁江下面的俆闻县。”
符小老板很拘谨,很努力的让自己的普通话听起来标准一点。
南易写下几个字,又问道:“来了十几万闯海人,你们的生意是不是比以前好了很多?”
“好了一点。”
一问一答,南易避开价格问题,问了不少他想知道的东西。
等南易觉得再不好问其他之后,他才结束了采访,在符兵的恋恋不舍中离开。
回到车里,南易获得了赖?“真能装”的美誉,得此称号,南易却是宠辱不惊,澹定的回到望海楼,给葛翠竹去了一个电话,滴咕一阵,又让其安排一下,给符兵独家供应一种琼岛上没有的蔬菜。
如果把现在的椰城蔬菜批发市场收编了,盖一座更大更全面的蔬菜批发市场,前景还是不错的,只是很可惜,垦殖集团的触角不能往这个方向伸。
垦殖集团虽然是全产业链布局,可到了终端这一环,会走高端路线,不管是当下的鳗鱼、椴树蜜,还是一直在发展的蔬菜供应网络,要么和批发商对接,要么和企业终端客户对接,直接对接老百姓的还只是小打小闹。
将来就算要扩大也会有选择性的扩大,避开与民争利的品类,简单的说,就是让垦殖集团不具备操控菜篮子的能力。
垦殖集团各块业务之所以独立建立公司,南易既有低调的考虑,也有多制造几个中间商,达到多缴税的目的。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话听着悦耳,可一件商品不在合理的范围内多倒几手,又怎么保证国家的税收?又如何创造更多就业?
一家企业把所有流通环节都把控住,账目内部直接走完,压缩成本的主意打到税收上,这可就不太懂事,格局太低了。
……
第二天。
为了不错过菜市场上货的时间点,南易没有把南无为叫醒,让校花留下,他自己带着虎崽早早的就离开望海楼。
南易已经看过椰城的地方志,知道椰城以前有城墙,始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