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九九零年(3 / 4)

之后,与他们之间再也没有什么瓜葛了。

陈志城安慰了她几句,他也确实不喜欢这样的大舅子,丢给他们六千块钱,让他们以后不要再过来骚扰马春燕。

一九九零年是一个经济发展比较困难的一年,这一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仅为百分之五,相比之前和之后达到两位数的增长,这一年的表现实在弱爆了。

整个工业企业利税大幅度下降,财政也十分的困难,但这一年却成功举办了亚运会,沪市证券交易所成立,建立了浦东开发区,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

由于经济形势不好,县里的一些企业经营就更加困难,好在有着太多多食品公司打底,不至于全年的经济成绩有多难看,于相国在春节后,便被提拔为江临地区副专员,兼任东林县长。

于相国也算高升了,但是他的主要工作还是在东林县,他希望陈志城进一步把太多多食品公司给发展壮大,争取今年的销售收入能达到五亿元。

陈志城这一次没有在他面前作下许诺,因为企业大了之后,就不像弱小时增长的那么快了,企业大了,就需要走的稳,走的远,不能犯大错误,这样才能逐步发展壮大。

尤其是他知道今年将面对春江火腿肠强有力的竞争,市场份额很可能进一步缩小,而春江火腿肠的市场占有率可能会进一步的增加。

市场竞争就是这样,要想一家独大,除非是那种具有技术垄断性的企业,否则很难一家独大。

商战对手之间相互竞争,不是要把对手给搞垮,而是要扩大整个市场,随着水涨船高,大家都能赚到钱。

因而最有效的市场竞争手段是去不断地开拓挖掘市场,最lo的竞争手段是打价格战,因为打价格战的目的是侵蚀对方的市场份额,而且双方都无法获利,整个市场总量却没有增加。

春节一过后,各地的客商就来到公司进货了,公司里头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

经过董事会研究,公司决定再引进两条火腿肠生产线,同时县食品厂那边更新原有设备,同时引进一条巧克力生产线。

巧克力生产线恰巧彼得的公司有生产,他就建议买彼得公司的生产线,彼得过了没多久,果然来到了大汉,并在沪市那边设立了办事处。

他就让樊家民去沪市找他,还问赵静雅跟不跟着去,赵静雅马上就拒绝了他的要求,他就笑了笑,没再坚持让她去。

食品公司这边安排好之后,他就去了酒厂,酒厂这边在新的一年里,必须要做出一点成绩不可,他考虑了一段时间,酒厂要想发展起来,必须要出奇招,不然不可能竞争过苍莽县的莽酒。

除了苍莽县莽酒很厉害外,齐东省还有着不少的酒厂特别牛笔,可以说,齐东省的白酒行业竞争是最激烈的,其他省根本没法跟齐东省比。

还没有正式进入市场经济阶段,白酒市场就竞争这么激烈,要不是于相国苦苦相求,他真不会接手酒厂。

然而既然接了,就要想办法把酒厂给搞好,酒厂的利润很高,如果能经营好,还是很赚钱的。

但他想了想,如果他一心把酒厂经营好了,担心将来又给别人作嫁衣,因此他琢磨半天,决定用他在香江成立的那家公司过来跟酒厂合资。

当然他不能让县里知道,他就是公司的老板,那样的话,于相国知道后,会产生怀疑的,在政策不明确之前,还是小心一些为好,他让李家城过来作为法定代表人跟这边谈合资。

至于合资的钱,他准备在香江进行融资,现在东林县酒厂的资产也就在五百万左右,他只要融到五百万左右的融资,就足以占到百分之五十的股份了。

只要有一定的关系人脉,在香江融资五百万还是比较容易的,李家城在这件事情上就可以帮他。

他没再去找龚云心,因为找她的次数太多了,不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