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除了你三叔,就没有人在官场上了,这样好吗?”
陈志城道:“二叔,这个你不用担心,就是瑶瑶在官场,又能做什么?这个世界不是这么玩的,这一切由我来运作,二叔您就不用多想了。”
二叔实在不懂外面的世界,他的经验也就局限于乡里县里这样的小地方,听了他的话,就不再多说了。
三叔现在调到市科协担任主任,提拔到了正县级,但是权力却没有多少了,不过三婶这几年没少赚钱,比三叔在单位上班强多了。
今年没回村里看望他爹他娘,大姐二姐三姐来到村里见到他,她们不再像原来那样,跟他说来说去,都变的安静多了。
因为陈志城现在家大业大,不是原来那个年轻小弟弟了,二丫姐都变的和原来不一样,见到他时,问他天天在外面忙什么,累不累啊之类的话。
陈志城就和她们聊了聊,让她们放心,他现在挺好的,不管她们能力大小,毕竟有亲情在,如果她们有本事,他当然高兴了,可惜她们的能力有天花板,再努力也上不去了。
大姐夫二姐夫三姐夫现在勉强能帮他做一些事情,就算不错了。
一家人见了面,吃了顿饭,很快就过完了春节,春节一过,他就回到市里去。
一九九七年是个特殊年份,他想了想,过段时间要去香江一趟。
而就在这个时候,秦家酒突然出事了,陈志城在公司里头看到一则报道,报道里头明确指出,秦家酒其实就是用川酒勾兑出来的酒,以秦家酒的生产能力,一年也就能生产三千吨原酒,而这远远不够秦家酒一年的生产量,秦家酒要想收回本钱,一年至少要销售四五万吨酒,而这三千吨原酒,怎么也是生产不出四五万吨酒的。
这是一个国内大报的记者深入到秦家酒酒厂一线调查所得出来的结论,记者的深度报道,一下子让秦家酒陷入了舆论旋涡,直接打的王长征措手不及。
王长征虽然在央视标王肯下大手笔,敢拿出三亿多元竞争上标王,可是他却不舍得分一杯羹给那些报社记者,市场经济了,报社记者也需要吃饭,而想吃饭就需要四处化缘,因为报社只靠卖报纸是赚不了多少钱的,只有四处去拉赞助。
还是那句话,人怕出名猪怕壮,秦家酒一出了名,就成了各路人马关注的对象,而报社记者就是其中之一,他们纷纷给秦家酒打来电话,问,我们报社经费紧张,你们能不能赞助我们一点经费啊?
或者说,你们秦家酒还要不要做广告啊,给我们一点广告费,我们给你们做广告,大家相互合作一下。
面对各路媒体报纸的来电,秦家酒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态度,因为秦家酒在央视做广告了,我干嘛还要花钱去报纸做广告啊?
至于拉赞助,我秦家酒又不是银行,你们都来拉赞助,我怎么能吃的消?
所以,久而久之,这些媒体报纸就不给他打了,知道打了没用,一毛不拨,秦家酒虽然一时间清净了,可是却是把这些媒体给得罪了。
这是在秦家酒拿出三亿多竞争标王之前的事情,也就是说在王长征竞争一九九七标王的时候,已经把各路媒体给得罪了。
得罪媒体的后果是什么呢?好事它肯定不会帮你,但是有坏事那可就会让你臭名远扬了。
王长征此时没有这种与媒体互动,开展公关工作的意识,以为只要在央视做好广告,与央视记者处好关系就行了,结果就把其他媒体记者给疏忽了。
如果王长征不再竞争新一年度的标王,大概各路媒体也不会天天盯着他,故意找他的茬,然而没料到,当他再次争夺到新一年度的标王时,媒体的目光再次聚集到秦家酒的身上。
而把目光聚集到秦家酒的身上,很好的一个关注点就是,秦家酒拿出三亿多中标王,它中了之后,能把本钱赚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