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起步自己又出这个事,哎,我老婆跟着我没享到什么福,现在连工作都辞了去管店子,还得照顾我家里的老人、小孩。我真的怕她挺不住!”
黄裕新和何灵是一个村的,来自楚地与粤省接壤的一个农村,同龄,一同启蒙。从当时四个年级混班的村级小学到乡镇中心小学再到初中,她们两的成绩一直是年级的前两名。初中毕业的时候她们没有选择考当时还包分配的中师和中专,而是选择了可能会有落榜危险的普通高中。
高中是他们县的第一中学,也算是缘分,从进校就在一个班,到高二分科的时候她们又被分在了一个班。也就是说她们同班了十二年。
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恋情的黄裕新回忆不出来。
“应该是大二第一学期或者是大一第二学期吧,她来我们学校找我玩,我带她去爬山,去逛毛伟人在我们学校旁边的千年书院里的故居的那一次在返回的路上两个人就牵上手了。”
“我老婆今年三十岁了,这么多年她真的没过到过安逸享受的日子,小时候我们家里都很穷,幸亏她家里两个哥哥都很疼她,不然以我们那里农村重男轻女的习俗,以她家里的经济条件她早就跟我的别的女同学一样辍学去广东打工去了,她的成绩一直很好,她两个哥哥都是初中读完就出去打工了,好像二哥还没读完就去广东了。”
按黄裕新的说法,何灵是幸运的,家里有两个疼爱她的哥哥。不然以当时农村的现状,一个家庭三个孩子的70年代后期,她能顺利上学的可能性太小了。
黄裕新是家里独子,在我了解到这个情况的时候我曾有疑惑,按照我的认知,77年出生的黄裕新应该是还有弟弟或者妹妹的。
“你们那里当时就在搞计划生育吗?”我问他。
“具体我不知道当时到底有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但是我家就我一个。”
所以相对来说,黄裕新算是比较幸福的,虽然在当时农村肯定经济宽裕不了,但是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肯定是没那么的捉襟见肘的。
黄裕新和何灵是97年进的大学,要说当时的消费水平也不会比我两年以后进大学的消费低多少。
黄裕新和何灵的恋情得到了双方家庭的一致认可,他们双方家庭从他们大学开始恋爱就一致的认可了对方,也对,算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那种。所以在黄裕新毕业了准备去往深圳之前她们就领了结婚证。
黄裕新在和我聊天的过程中一致念念不忘的有一件事。
“我还没給她求过婚呢,我们还没办过婚礼呢!”说这话的时候黄裕新脸上写满了遗憾。
他们的结合很简单,就一件事——领证。双方的家人亲戚都认识,那天她们俩穿上新衣服去领证的时候大家也都知道了,也就没有操办酒席这一流程了。彩礼嫁妆之类的双方家庭也从未提及,就这样何灵从自己家里带上自己的衣服搬到了黄裕新的家里,黄裕新一个人住了十几年的房间迎来了它的女主人。
婚后的两人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何灵一如以前一样的边上班边挂念黄裕新,只不过从以前买了东西给黄裕新送过去变成了买了东西给黄裕新寄过去。
黄裕新在和硬件软件技术较劲的时候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所以在深圳的几年,一直都是何灵趁着休假或者请假或者是找人换班来抽出时间去深圳看她的丈夫。经常周五晚上的火车第二天早上赶到,然后周日晚上的火车周一早上直接去上班,全部都是硬座和站票。
“三年啊,我在深圳呆了三年,因为很忙,她去过那么多次我都没怎么陪过她。03年非典的时候当时那边比较严,因为我上班时间比她们早,她送我过去的然后因为非典闹得严重她在深圳和我一起住了两个多月,那是我们从结婚到我回这里那几年我们在一起最长的时间。我女儿也是那时候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