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宋高宗昧良定冤狱 周三畏寒心挂冠章(2 / 3)

下令禁这首词,然而就算真的禁了词,如何禁得百姓吹奏?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两个人悄悄站立在许贯忠背后,不去打扰他,一直听完萧声,一人赞道:“敢问阁下所奏是否是岳少保满江红词?”许贯忠回头一看,一人认得,正是临安布衣才子刘允升,此人本是才子,却不屑于科举功名,与许贯忠相识;另一适才问话之人和刘允升年龄相仿都是三十余岁,贯忠却不认得。刘允升忙笑道:“这一位是虞允文,川蜀文人,这几日来临安,我陪他四处游走,却偶遇许兄。”三人皆笑,贯忠让酒保再添杯筷,对二人叹道:“这位虞先生真是了得,小可适才吹得真是岳少保作。”虞允文笑道:“小弟只是听刘兄说起岳帅含冤入狱,许兄一直奔走各方,打听营救,再听萧音中悲愤不平之意,胡乱猜的。”刘允升问道:“许兄奔走之事,可有眉目?”许贯忠叹道:“既然虞贤弟不是外人,我且告知,千万不可乱传。”便低声把岳飞罪状和宋金合议条件说了一遍,原来此刻民间只知岳飞入狱,别的尚不知晓。刘,虞二人听了大惊。

虞允文低声道:“这和议若成,岂有天理?明明金人祸我大宋多年,反去向他赔款称臣?谁不知道六国之亡弊在赂秦,这和议签完,金人若养足国力再来攻打,那时东南半壁都保不得。”贯忠道:“不止此也,金人还提出必杀岳帅才能言和,这一下朝廷必杀岳帅求得苟安。”刘允升大怒道:“我便豁出性命不要,也要保岳帅出来!”

绍兴十一年十月? 临安大理寺。

朝廷圣旨命大理寺正卿周三畏勘问。三畏接了圣旨,供在公堂,即在狱中取出岳飞审问。岳飞来到堂上,见中央供着圣旨,连忙跪下道:“犯臣岳飞朝见,愿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拜毕,然后与三畏见礼道:“大人,犯官有罪,只求大法台从公审问!”三畏吩咐请过了圣旨,然后正中坐下,问道:“岳飞,你官居显爵,不思发兵扫北,以报国恩,反在淮西之役按兵不动,坐观成败,又且克减军粮,你有何辩?”岳爷道:“法台老大人差矣!若说按兵不动,现有圣上来往御札十三道等可证。攻守进退圣上交代很明白,难道岳飞奉旨坐观成败不成?”周三畏道:“这按兵不动,被你说过了,那克减军粮之事是有的了,还有何说?”岳爷道:“岳飞一生爱惜军士,如父子一般,故人人用命。克了何人之粮,减了何人之草,也要有人指实。”三畏道:“现在你手下军官王俊、王贵告帖在此,说你克减了他的口粮。”岳爷道:“朱仙镇上共有十三座大营,有三十余万人马,何独克减了王俊名下之粮?望法台大人详察!”

周三畏听了又问:“你命令岳云暗中指示部将张宪,王贵纵兵扰害百姓,要挟朝廷,可有此事?”岳飞问 :“可找岳云、张宪、王贵一起来对质”周三畏点头道:“已经派人去找王贵等人证来此。岳帅你于国家有功, 若果有过失,不妨和本官招了,请圣上从轻发落;若待证人齐备,问出实情,你可就自误了。”岳飞听到这里,把上衣脱掉,露出后脊,让堂上之人看到背上“精忠报国”四个字,说道:“大人明鉴,岳飞唯以这四个字为一生之使命,生死荣辱顾不得了。”堂上之人有的见了,当场落泪。

周三畏心中暗暗想道:“这桩事,明明是秦桧这奸贼设计陷害他。我如今身为法司,怎肯以屈刑加于无罪?”便道:“元帅且暂请下狱,待下官传到一干人证问明,再候旨定夺。”岳飞谢了,狱卒复将岳飞送上狱中监禁。

那周三畏回到私行,闷闷不悦,仰天叹息道:“得宠思辱,居安虑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