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生。
不过几千年罢了,他们等得起,不着急!
当古中生出现寂灭情绪的时候,惑心珠第一时间感应到了,惑心珠是下品先天灵宝,但凡是先天灵宝,都有自主器灵存在。古中生这样的情况,灵宝最有发言权,有些灵宝被困险地,几百万年没有被人发现也是正常。孤寂?他们早就习惯了。
“找件事情做?忘掉执念?”听着惑心珠的建议,古中生麻木的重复着。
惑心珠、月精轮和五谷商量后,决定出面帮古中生一把。有了能交流的对象,日子就不会那么难过,如果再有了学习的方向,那么日子就会慢慢变得充实。五谷中记载着很多知识,这些知识虽说只涉及凡俗,却也是上一纪元留下的宝贵遗产。
曾经的古中生很忙,忙着杀敌,忙着修行,忙着变强。如今这些都不需要了,古中生有了大量的时间,于是静下心学知识也是不错的。
凡俗的知识很多,衣食住行都需要学习,相比于修行界的方便,凡俗对自然,对天道的抵抗很是孱弱。修士要想种植一些灵药,有千百种方法,缺水了有水行诀,该施肥了有厚土诀,甚至出现虫害了也有相应的驭虫术。凡俗不行,没有仙法灵力的支持,要想有个好收成,必须学会敬畏天道,顺应自然。
习惯了修行的古中生,从凡俗的书籍中,也看出了一些天道感悟,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当身处的环境没有办法改变时,需要改变的就不再是环境而是自己。凡俗不过百年,越是短暂越是珍贵,所以凡俗都很惜命。只要能活下去,再苦再难他们也能咬牙坚持下去。
读了百年书的古中生,心境越发平和,一股浩然之气慢慢从心底浮现。儒修的修行,就是靠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如此才能蕴养浩然正气。
这一日,古中生合上书籍,慢慢闭上了眼睛,三日后,再次睁开眼睛的古中生,轻声说道:“死很容易,活才是艰难。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随着古中生低声的吟唱,荒漠中慢慢浮现一座巨碑,巨碑上写着三个大字——枉死城。
“枉死城?难道……”
随着巨碑的出现,一句话出现在古中生的脑海中,摸碑可进入下一界。
枉死城,这三个字让古中生心中惊疑。十八层地狱的传说,不仅在原来的世界存在,在这个修行者遍地的世界也有。不过在这里,十八层地狱不再是传说,而是一处目前不能进入了真实世界。
枉死地狱,十八层地狱中位列第十四层。传说中能够开启灵智的生灵极为不易,这样的福报不仅仅是你自己前几世挣得的,还是地府的主宰对你的肯定。可是生灵有了灵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苦恼,有些生灵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于是选择了自尽了结一生。自尽的行为不仅仅是对自己前几世的否定,更是对地府主宰的蔑视。所以所有自尽死去的生灵,都会被罚进入枉死地狱。
在枉死地狱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已经死过一次的生灵,面对这些困难时,往往会以自尽来逃避。每自尽一次,就会被困三千七百万年,期间遭受各种磨难,若是再刑罚没有期满前,再次自尽,又被会被三千七百万年,以此类推,直至脱困而出。
枉死城里有什么磨难,没有人知道,转生之人,喝了孟婆汤自然会忘记前尘往事。现世之人即便能进入地府,也不被允许进入十八层地狱,所以十八层地狱从来都只是传说,没有人敢说有真凭实据。
想起关于枉死地狱的种种传说,古中生一阵后怕,幸好没有自尽。要是自尽了,根本不会消失,而是以神魂的状态再次出现在那里,遭受磨难。要想结束这样磨难,要么神魂消散,再也不能出现在天地间,要么扛过磨难,渡劫而出。
“呼!幸好!想好!”
古中生一边庆幸,一边暗自疑惑。传说中的枉死地狱,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