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入朝为官。
皇庭包揽万象,唯独没有道教修士。道教修士在上界入侵的初期,就全部离境,归附上界道门了。道教占领了一个大域,自成体系,不向外扩张,也禁止任何修行体系入主此域。本来的域名早已被废弃,直接改名道域,其目的不言而喻。
清河府的修行体系主要是仙修,一些小的贫瘠山头多为妖族占据,就像屋岐山一般。剩下的大多被仙门入主,在其中开宗立派,收揽仙苗。仙修和道修很类似,但也有区别,首先仙修注重资质,资质一般者难入其门,而道教重机缘,有缘者无论资质年龄,均可入教。对待凡俗的态度也不同,仙修多视凡俗如敝履,道教则无思无感,视之无物。
之前没有这种感觉的古中生,走在清河府的名川大山中,第一次感触颇深。走了六日,行约三千里,这一天到了一座大山下,其山高逾两千丈,虽不能和仙武宗主峰和侧峰相比,但比之十八星峰,却也绰绰有余。便是之前年末大比初赛的战场,云岚峰也相差仿佛。
这座大名,名曰相山。山中有一修仙大门,灵虚仙宗。宗主灵虚上人,地仙中期的修为。在清河府这样贫瘠的地域,这样的修为已然可以说的上名列头筹,灵虚仙宗自然也就是清河府数一数二的大宗门。
古中生路过此山的时候,恰巧是灵虚仙宗收徒的日子。但见山下,聚集了数以万计的人族少年,还有源源不断的少年自远方而来。灵虚仙宗收徒共有三关,第一关登山,不借助任何助力,凭借自身登至山腰处方为合格。第二关测资质,山腰处有二十名灵虚仙宗的弟子,在此等候合格弟子,检测其资质。资质达至中品以上者,方可进入下一关。第三关炼心,山门外设有阵法幻境,在幻境中坚持一炷香的时间,才算成功。
此三关,除了第二关,都是危险重重。灵虚仙宗有句话,一入仙门,生死自负。闯三关遇到危险了,是生是死,全靠天命,灵虚仙宗概不负责。很多少年,爬着爬着就摔下山去,尸骨无存。闯过了第一关,如果第二关没合格,必须立刻自行下山,不准在山腰逗留。刚爬上山,早已疲乏的少年,又要咬牙下山,大雪未融的山路,危险无处不在。死在下山路上的少年,比上山时还要多很多。
侥幸闯过一二两关,还有第三关,幻境之中经历了什么,各不相同,但都是平日里最怕的事物。很多少年,被吓成了痴傻,浑浑噩噩滚下山去……
每次收徒大典,死在山中的少年,数以千计。即便如此,每次收徒大典还是有这么多人来参加,希夷被仙门选中,进入其中。为人父母者,为之计深远。长生,凡俗逃不过的奢望,为了能多活些岁月,很多人族老人,无所不用其极。
贫穷人家入仙门,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只要自家孩子进入仙门,仙门就会给黄金百两,作为了断尘缘的费用。富家子弟入仙门,是为了活的更久,也是为了家族的发展。一个家族有人进了仙门,那么这个家族至少可以昌盛百年!
看着因痛失子女而悲泣的农家父母,古中生问道:“为何不入武道或者百家?”
父母答道:穷文富武,可是即便是穷文,也不是我们能奢望的。只有进入仙门,自家孩子以后所需,都由仙门负责,才是出路。而且文武之道仍为凡俗,不可长生……
古中生默然,转而看向富商,问道:“家境殷实,只为长生?”
富商答曰:子孙无计,凡有一人入仙门,家族即可再盛百多年,何乐而不为?
古中生叹息,再看向灵虚仙宗弟子,问道:“既是择徒,为何不保其性命?”
仙宗弟子,本不愿搭理,后勉强回曰:凡俗千千万,犹若猪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何苦劳累?再者,一入仙门,生死无碍。是生是死,全在天命,与我何碍?
古中生再问:“尔本凡俗,何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