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曾经的鼻祖(求月票)(1 / 2)

pound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可以根据每篇内容独有的url对该内容在所有渠道的传播情况整合,并统计传播的过程,从而使buzzfeed更好地了解了受众。

而hive的作用之一是记录不同平台上每一篇内容的编辑思路,即公司内部的内容数据库和统计系统。

同时,buzzfeed还有一个200多人的编辑团队,覆盖zz、商业、娱乐、旅行多个领域,使内容避免了只停留在发布这一环节,而是会对内容再加工,并针对不同的社交平台特性重新整合内容,以适应该平台用户的浏览习惯。

曾经,buzzfeed覆盖全球30 多个发布渠道,其中包括脸书,甚至北极熊的社交网络vk和通讯工具telegra,75的内容都是发布在其他平台而非自家网站。

这也是前世buzzfeed始终是独角兽而不是大鳄的原因,而杨橙之所以能够把这种模式做大做强,也是因为他改变了buzzfeed的运营模式,自己做平台总比看人脸色要好的多得多。

最关键的是,曾经buzzfeed一直饱受诟病的问题,就是其所有收入都来自广告业务,希望广告主也能够体验到病毒式扩张。

可它的收入一直不理想,年收入不过一亿多美元,这还仅仅是收入,盈利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别看曾经估值一度逼近18亿美元,但跟现在的头条一对比,就知道曾经的buzzfeed有多遗憾。

一手好牌打个稀烂的典型代表。

杨橙收回思绪疑惑道,“有听人说起过~”

桑福德邀请杨橙坐下来聊,没办法,实在是太好奇了,杨橙顺势坐下来,不过他没忘记让唐娜照顾下罗玥,顺便解释一下可能暂时走不了了。

“前不久,哥伦比亚影业这边来了一个rb团队,据说是母公司索尼投资部门的,本以为他们是来投资娱乐事业,没想到他们竟然跟我的同事打听起buzzfeed这个无名小公司,我发誓,在此之前我从没听说过西海岸有这么一家互联网公司。

因为好奇,我就让秘书稍稍关注了一下事情进展,没过几天传来消息,rb的投资团队已经跟对方达成了融资协议,注资5000万美元,一通参与融资的还有脸书,具体的股份分配我不知道。

可因为太过好奇,是什么样的公司,居然能吸引这么多有实力的投资商,最主要的还是之前没有一点名气传出。

我一调查才发现这是一家类型与头条高度相似的互联网公司,创始人是曾经《赫芬顿邮报》的老板之一乔纳佩雷蒂,在10年前随手创立的,只不过之前不叫这个名字,一直处于放养阶段。

头条诞生以后没多久,乔纳佩雷蒂似乎找到了发展思路,还是招募运营团队,研发自己的算法和引擎,当然我不懂这些,反正和头条p的技术雷同。

这两年发展的很快,依托脸书的平台,积累起不小的用户量,只不过碍于资金问题,一直没有大踏步的发展,不过现在,资金将不再是阻碍他们发展的问题了。”

听着桑福德的叙述,杨橙深深的锁起眉头,因为前世他被领导要求研究buzzfeed的运营模式,所以狠狠的下过功夫,对于这家公司有着深入的了解

这家公司的故事要从2001年的“耐克事件”讲起。

当年,buzzfeed的创始人乔纳佩雷蒂要求耐克工厂在他的鞋子上印“seatshop”的字样被拒以后,他将自己与耐克的对话通过邮件发给十二位朋友,这十二位朋友再转发给其他人,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最后全美竟达到数百万人的阅读量。

这大大超出了乔纳佩雷蒂的预期,通过这个事件,分享和病毒式传播在他的大脑里埋下一颗种子。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