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oo架左右,大约是明军的七成……”
广武点点头,转脸问空军总司令道:
“富祥,数字可对?”
白佳富祥躬身小心答道:
“回皇上,大概是这个比例。”
广武较为满意地站起来,慢慢踱着步子。他事先也知道明清军力的大致比例,但是那是一个月前了。而这些数字,尤其是敌方的数字,随着情报的6续传回,总是不断变化的。现在的明清军力对比,还是让他很满意的。大清军队秉承了一贯的对明军的压倒性优势。<万——明军2oo万;
火炮:清军12万门——明军万门;<辆——明军15oo辆;<架——明军25oo架。
……
除飞机数量略微劣势之外,其他各项数字均对明军形成压倒性优势。这种情况下,南明除非是一帮疯子在掌权,否则绝对不可能会疯狂到主动进攻大清。何况大清人口是南明的4倍,男丁人数更是南明的14倍。这就是说大清几乎有着无穷的战争潜力,即使现有的11oo万人都打光了,还可以再征起第二个11oo万、第三个11oo万来。而南明这2oo万,大概也接近它的征兵极限了。打光之后,最多再征起1oo万人,就再也征不起来了。除非他们把女人也送上战场。
当然,清军的装备和素质都不如明军,这个广武还是有数的。而且,下面统计兵员时以虚充实吃空饷、甚至谎报番号,这也是有的。但是广武看来,这些情况基本只出现在那些地方杂牌师、守备师、民团里,大清的正规军,数字基本都还是可靠的。即使去掉3oo万虚头,大清军队还有8oo万实打实的军队。对明军的2oo万,依然是压倒性的优势。
所以,这次南明调兵,唯一现实的解释只能是害怕了,调集重兵北上守国门,防止大清以这个为借口、再借着大演习南侵。
广武皇帝觉自己虚惊一场,心情略好了些,吩咐道:
“继续搜集明军动向的情报,仔细着些。分析出什么新结果,别忘了拿来给朕看一眼。”
“嗻!奴才遵旨!”
……
但是广武皇帝不知道的是,在大清这样一个国家里,军队和政府系统难以想象的腐败和低效,根深蒂固的报喜不报忧的传统,作为一个皇帝,自己的双眼被蒙蔽的程度,远不是坐在北京的皇宫里能够想象的。即使是广武这样一个头脑清楚的皇帝,就算他每年下去视察一百次,能让他看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因为即使他是这个国家的独裁者,他面对的,也是由一千万个特权官僚共同利益组成的大网。在这张大网面前,即使是广武帝,也是渺小的。
广武帝不知道的是,现在他坐在皇宫里听到的兵力、火炮、坦克、飞机这四项数据,每一项都和真实的相差甚远。其中总兵力这一项,差得最远。
现在可以说在明清两边,对清军真实情况最了解的,除了十四格格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而真实情况就像十四格格上次分析的一样:清军6军根本没有7oo个师、11oo万人。实际上只有45o5oo个师左右、6oo7oo万人。而其中战斗力较强的不过二百多个师、3oo4oo万人。其余那三百多万的部队,要么是不成样子的烂兵,要么是帐面上的数字和临时的农民演员。
<万人。南明在年初明清战争之前的总动员阶段,就已经征兵到了22o万人。经过这八个月的低调扩军,现在大明6军的总兵力,已经是21o个师、31o万人。
最重要的是,明军不像清军,明军兵力是实实在在的,说多少就是多少,可以精确到零头。
<个师,而且明军平均每个师的火炮配备水平也被大大低估了,所以明军真实的火炮总数并不是万门,而是6万门。
同样被低估的,还有明军的坦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