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半里面,又只有三分之二是俯冲轰炸机……
“也就是说,整个大明,现在只有约11oo架俯冲轰炸机。而作为战略预备队、和守卫其他战略方向,还要占用3oo架左右……这样算下来,能在d日投入战斗的俯冲轰炸机,一共只有8oo架左右。能拨出38o架专干这个,已经很不错了。”
向小强笑道:
“那为什么还用俯冲轰炸机?”
刚说完他就后悔了。他明白自己说了傻话。
果然,李国梁和两个老头脸上都显出怪异的表情。
李国梁干咳了一声,说道:
“向大人……您应该知道,水平轰炸机数量更少,担负的任务更多。我们全大明只有五百三十多架水平轰炸机,共15个大队。能投入d日战斗的,不到4oo架水平轰炸机,只能编成11个大队。而这11个轰炸机大队,要对付北清境内11个最重要的机场。能否在一开战就把北清空军基本歼灭,就看这11个大队的了。如果用水平轰炸机攻击炮群,那么每个炮群投入两个中队、也就是24架,不算多吧?这样算下来,8个炮群就要占用192架水平轰炸机,将近d日总投入量的一半……向大人,您看这个……”
向小强怔了一下,一时半会儿没词儿了。
李国梁又说道:
“向大人,在年初战争和南洋战争中,我们最小的航空炸弹还是1oo公斤的。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种7o公斤的。这样每架俯冲轰炸机可以装载6枚,一个大队一次就能投下216——24o枚炸弹。当然,虽然也没有每个炮群的火炮数量多,也不能保证每枚都命中,但我可以保证,这二百多枚炸弹投到清军炮兵阵地上之后,至少能摧毁清军火炮的3o4o,并且彻底击垮清军炮兵的战斗意志。
“这样,在几个小时之内,我们的冲锋舟步兵就将冲到他们的炮兵阵地上,彻底除去威胁。而且,在这几个小时之内,我们的俯冲轰炸机编队还可以再进行第二次轰炸。第二次轰炸的时候,天就已经亮了,轰炸的效果将更加彻底。向大人,您看这个……”
向小强被他的“向大人,您看这个”给弄火了,心想回头非狠狠收拾李国梁一顿不可。但人家说的听起来很在理,自己一时半会儿很难从军事上驳倒他。可要说他说的就对,那也不对。二战的经验活生生的就在那里,自己知道,却没法说出来。
他咬了咬牙,说道:
“那要是在这几个小时之内,清军炮群向我们的城市、向南京轰击怎么办?你说一轮轰炸就能彻底摧垮清军炮兵意志,这个,我也相信,但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上面。如果清军炮兵的意志没有我们希望的那么脆弱,怎么办?清军的战略炮群有8个,训练、素质各不相同,如果有那么一两个顽强的炮群,坚持向我方城市开火怎么办?15o毫米榴弹炮也许只能打到城市的边缘,但21o毫米的,绝对能打到市中心。”
唐云生和张照先相互看了看,然后张照先笑道:
“挺之,这个就是沈阁老的事情了……不过我可以向挺之你透露一下,现在初步决定是这样:在d日前夜,八个城市所有警察和宪兵不下班,在岗位上留守。在h时前3小时,向他们宣布进攻消息,布置任务。h时前2小时,八个沿江城市拉响防空警报,然后全体警察和宪兵在两小时内,保证轰击范围内的市民全部进防空掩体。这样既能够避免可能生的惨剧,又能尽量好的防止泄密。”
向小强再次没词儿了。
他怔怔地望着三个人,添了舔嘴唇,犹豫着要不要把二战的经验说出来。……不过那样的话,大概又要牵扯到自己的“穿越”故事了。搞不好,他们还得从医院请来老教授,复诊自己的“间歇性偏执”。
最后,他只提了一个要求——试验。
既然双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