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反而是被挟持的老百姓不顾一切地逃散,一瞬间根本杀不了几个。而且,这样分心反而使明军更快地攻上来。
……
中午十一点左右,最后的阵地也被完全攻克了。
清军军长纳海,在最后关头跳楼逃跑,当场摔断双腿,紧接着就被一辆坦克压过去了。现场很惨,他被从腰部活活压成两截。过了好一会儿,明军士兵现他的时候,他还没死,最后还是给补了一枪才死的。
明军阵亡325人,负伤1163人,击毙清军军官5o2人,生俘41o人。
这些投降的清军军官,大都是最后存着一线希望举手投降的,希望明军能遵守日内瓦公约,保住性命。至少是能为自己上军事法庭的机会。这样起码还能为自己辩护,想办法证明自己没有杀过百姓、都是长官的错……起码,希望能保住脑袋。
先前活着的清军军官四十多人,连同刚俘虏的41o人,一共八百多人,被人民卫队宪兵队用机枪押出城,集中起来看押。
张海涛看着这些清军军官,八百多人黑压压地坐在地上,也有点犹豫。他又电报请示向小强了。
很快,向小强回电:严加看守,等候行动队。
这意思很明白了,这些人肯定是要杀了。但是不会让作战部队动手,还是人民卫队的老规矩,有专门的“行动队”。
……
十二点多,南边远远地开来了十几辆大卡车,车上也喷图着人民卫队标记。
“行动队”从南京派过来了。
到了地方,这是几辆军卡上跳下一百多名人民卫队士兵,都是手持汤姆森冲锋枪,一个个面容冷酷、杀气逼人。
为的一个上尉叼着烟卷,卷着胳膊,提着一支冲锋枪,一招手,下面一百多人都慢慢地走过来了。
当地看押清军军官的士兵们,看着这些人都有些打憷。
那个上尉亮出了一本证件,上面印着:人民卫队行动队,队长,徐向德上尉。
徐向德,这个名字在人民卫队官兵中已经是如雷贯耳了。他在南洋巴达维亚城,一个人就亲手枪毙了两百多个土著,已经有了“屠夫”的雅号。
……
徐向德向当地的人民卫队军官使了个眼色。他们心领神会,招招手,带着手下撤开了。把这些俘虏交给了行动队。
行动队的几辆大卡车倒着车,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弧形。但是动作却非常自然,借着搬东西等等动作掩护,很不经意。
坐在地下的八百多个清军军官仰着头,惊恐地看着这些拿冲锋枪的士兵。他们知道冲锋枪是什么玩意儿,知道自己跑不掉的。现在唯一支撑他们的,就是军事法庭了。
徐向德显然很了解他们的心理,挎着冲锋枪,扬起一支手臂,喊道:
“都听好了,现在你们归我们看管!我们是人民卫队执法队的,负责把你们押回南京,交军事法庭审判!你们也别得意,我告诉你们,就你们这些人,最后得有三分之一判死刑!剩下的也好不了!”
八百多个军官爆出一阵欢呼。他们认为自己终于逃脱了一死。虽然有三分之一的人最后还得判死刑,但谁会认为是自己呢?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肯定会活下去。
“好了好了!”徐向德摆摆手,“你们过来吧,都蹲在这里,等我们的卡车来齐了,再上车!”
八百多人很顺从地起身,走到徐向德指定的圈子里,然后被命令全部蹲下,双手抱头。
这个大圈子,一边正好是十几辆大卡车排成的弧形,每一辆都是车屁股对着他们,盖着帆布蒙。
徐向德看看四周,自己退了出去。
……
然后,他掏出哨子,猛地吹了一下。
十几辆军卡的帆布蒙猛地掀开了,十几挺啄木鸟机枪同时喷出火舌,刺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