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得多。
在南洋也是一样。对荷兰来说,失去了巴达维亚岛,就等于失去了东印度群岛。而失去了帕齐亚岛,只是失去了帕齐亚岛。
第五:最重要的一条,荷兰在东亚已经没有任何力量了,它现在手里一张牌也没有了。明军就算要拿下整个东印度群岛,也只需要再多派几个师,从容地登上几个大岛,去占领地面、弹压土著而已,甚至都不需要什么战斗。而荷兰只能干看着。
其实向小强也知道,大明之所以没这么做,一来是不想再在南洋投入更多的精力打仗了,特别是北面有北清、东面有日本的时候。能解决石油问题,目的就达到了。
二来是担心英美忌惮。在英美看来,东印度群岛在荷兰手里很安全,对自己构不成什么威胁。东印度群岛再怎么大、再怎么富饶、战略位置再怎么重要,荷兰都不可能有一天以东印度为跳板,来攻击马来亚、菲律宾。而大明一旦掌握了东印度群岛,则完全有这个可能。那时候整个南洋的战略局势将会急转直下,大明将从传统的小红帽角色,一跃成为大灰狼,甚至成为大老虎。
一把宝剑,掌握在小孩子手里,和掌握在壮汉手里,给周围人的威胁感是截然不同的。东印度群岛就是宝剑,荷兰就是小孩子,大明就是壮汉。
一旦英美把大明当作假想敌,那就太遭了。大明的海军抗衡日本海军已经很吃力了,如果可能再加上英国、美国的海军,世界第四位的海军同时抗衡第一、二、三位的海军……所以,绝不能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大明政府提的条件,在向小强看来并不是那么“绝”。其实他也知道,大明这么做,主要是怕把巴达维亚岛“砸在手里”。回头把荷兰逼急了,赌气不要巴达维亚岛了(当然这在向小强看来不大可能),那大明拿着没什么用,而且连点钱和石油也换不到了。
向小强突然说道:
“三位大人,我有一个小把戏,可以试试荷兰那边到底能出多大的价码。”
然后他压低声音,说了一通。三个老头相互看看,突然都噗哧一笑,都点头道:
“可以试试看。”
向小强抬头看看挂钟,说道:
“事不宜迟,既然大家都同意,我马上叫人安排。”
说着,他拉了电铃,叫进来自己的贴身警卫,对他如此这般吩咐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