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鹿鸣散初成(3 / 3)

归汉 左岸偏右 3825 字 2022-01-14

一个跑来了。

反正横竖都是个死,早死不但能解脱恶疾折磨,还可以挣五十石的黍米留给妻儿老小。

再者说,“陈神医”已经挽救了那么多的必死之人,那名头也不是拿来唬人的。万一治好了,岂不皆大欢喜。

陈牧将这一汤匙的结晶体分成了六份,让这位志愿者分早晚两顿,三天按时服完。

在“小白鼠”服药期间,陈牧吃住都在医馆,以便随时观察变化。

很显然,除了汽油味显得太重了之外,药效还是非常明显的。

第一天,浑身筛糠的患者就停止了抖动,吃了三大碗稀饭。

这让陈牧一度怀疑那厮根本不是得了疟疾,而是饿的。

到了第二天,病人脸色逐渐有了一些血色,不再是一片铁青。

到了第三天,病人自己主动跑到了陈牧跟前,趴在地上高呼“神医”,还说回去就将陈牧和自己的祖宗牌位供在一起,早晚三炷香定不会有误。

搞得陈牧哭笑不得,连呼“要不得,要不得”。

陈牧不过是重复了那位德高望重的女科学家的实验而已,要知道这个实验的成功,可历时二十多年。

真正应该被百姓感恩戴德,香火供养的是那位科学家才是。

实验效果如此之好,众人皆大欢喜,唯独陈牧愁眉不展。效果自然是好的,说明方向自是没错。可在交通和科技均不发达的公元一世纪,要批量生产老百姓都能服用得起的药物又是何等艰难。

仅这克并不纯净的晶体,花费就不下五千钱,而五千钱可够买入五十石粮食的。

五十石粮食,就可以让人甘愿赴死。对于大灾之后的乡民而言,即便有这样的救命仙药,可吃不起还是一样等死,甚至比等死更残忍。

前者是无可,后者是奈何。

但无论如何,与大尹十五天的约定已即将到期。陈牧认真书写了实验过程和患者服药后的变化,并给药物起了个非常正式的名字鹿鸣散。

当然也把靡费巨大公帑的事实也做了如实报告。

耗费如此巨大,也只能依靠国家机器来承担。

就在陈牧差人将呈文送走之后,郡署的官差也到了。

来人就给了陈牧半个时辰的时间收拾行李,言说奉大尹之命,让陈牧即可赶到郡署衙门。

陈牧悄悄向来人询问所谓何事竟如此急忙,来人倒也是个藏不住话的主,耳语道:“太子患病,境遇不妙。”

“什么病?”陈牧又问。

“冷热交替,出汗如浆。”来人低声道。

陈牧心里暗暗叫苦,自己手头的奎宁和刚萃取的鹿鸣散可是一点儿都不剩了。

无奈来人催得紧,只好背起背包翻身上马,跟随来人直奔邺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