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画大饼(3 / 3)

重回2003 雨雪紫冰辰 3530 字 2022-01-11

了一些,还清贷款后剩下一千万是有的,不过现在卖掉太亏了。

为了这次创业,房长安原本准备把注册资金降低,先卖部分股票,不过后来沈诚言赞助了两百万,沈诚立也赞助了两百万,他只卖掉了一半腾讯的股票。

去年末买的时候,腾讯股票每股8块港币,前段时间已经涨到了18块左右,回报率超过两倍,卖掉一半也收回了超过两百万人民币。

他还了部分贷款,连着两位沈叔叔赞助的四百万,凑了五百万,算是启动资金,后续用钱的时候随用随拿。

一年后小米创业,也就一千万的资金,他提前了一年时间,还有更多资金作为储备,准备时间、资金上都有优势,不过小米创业团队里面一大票都是大佬,以及雷布斯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这都远不是他现在一个毛头小子能比拟的。

之所以要把注册资金定为一千万,也是为了增加信用度,方便之后招人。

房长安自认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有诚意的,因为是真金白银的给工资,而不是许股份。

后世小米成功之后,雷某讲述创业故事的时候,说创业之初,最多的时间和精力都在招人找人上,很多人经过接触之后,谈不拢,不是他要找的人。

说这些话的时候,小米风头正盛,一时无两,不论雷某本人说这些到底是什么用意,在旁人眼中,当初拒绝了小米的人都被视为傻瓜、没眼光的失败者,错过了他们人生中可能是唯一的一飞冲天的好机会。

然而,如果抛开事后诸葛亮的结果论,试着去掉成功者滤镜去思考一下,当时的真实场景是怎样的?

三个字:画大饼!

一个更通俗的说话,是“性价比”,这似乎是一个始终贯穿了小米公司的标签,产品是性价比,招员工始终也是性价比。

参与了小米创业团队的人,自然是有眼光的,但回到创业这件事情本身,本身是极具风险的。

能被雷某找到的人,大多都已经“功成名就”,要么身居高位,要么一技之长,这个时候你空口白话的要别人加入创业团队,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海干活,有人愿意尝试,自然也有人不想冒险。

小米成功了,拒绝的人就成了“傻瓜”。

而如果把小米换成另一个名字,拒绝的人就成了“慧眼”“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