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是祸躲不过(2 / 4)

思随意挑了几件首饰和摆件让人送去给大房和二房的姨娘还有庶出小姐们。礼要送齐,面要给全。

确认东西都登记妥当入库,也快到午饭时辰,命厨房多准备几道爱吃的菜,拿着账簿去李琴瑟屋里。

李琴瑟跟着苏勉奔波,肤质虽没有嫩滑的程度,也没有了京中夫人的养尊处优,但是脸上英气让整个人精神爽朗。

苏相思进到里屋看见母亲翻看着拜帖,一旁的案桌上也散落着几张。抬眸看向女儿,拉过她的小手。

“这么冷的天还过来,有事让她们过来说一声就行。”

“母亲不想女儿,只好自己过来了。”苏相思回握住母亲的手,在另一旁坐下。

李琴瑟不客气捏了一下女儿的鼻子轻斥:“不许瞎说这些话。”

咧嘴一笑,讨巧的说了几句话哄得李琴瑟笑出声。往日看见府里其他人能和自己的母亲撒娇,有母亲呵护,心里的羡慕是感受得真真切切。

“这是咱们院里这两年的账簿,给母亲过目。”

把账簿推到李琴瑟跟前,李琴瑟随手放账簿到一旁不打算翻看:“盼妈妈说了,你懂事也认真,听竹院能风平浪静浪静两年你的功劳可不小。”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盼妈妈跟着李琴瑟陪嫁到将军府,去边境时不放心女儿在府里把盼妈妈留下在府里帮衬。现在回京了,盼妈妈自然回到李琴瑟身旁伺候。

顺手在把案桌上的拜帖推给女儿:“你且瞧瞧,帮我回了话。”

回京不过才两天,收到的拜帖倒是不少。

苏相思逐一翻开拜帖,把京中贵府和母亲闺中好友的拜帖分好递给柳絮:“这些回话母亲刚回京,府里琐事繁杂,得空会登门拜访。这几张回话告诉姨婶们过阵子请她们到府里一聚。”

吩咐完转头冲母亲眨眨眼睛,李琴瑟看出她的意图笑骂几句:“闺女长大了,可以出嫁了。”

午饭时候,进宫面圣的三人回来。皇上果然厚赏,金银珠宝瓷瓶摆件整六箱抬进听竹院。而只有五箱是苏老将军名义的赏赐充公进了将军府的库房。

将军府下人们:听竹院真有钱。

李琴瑟是兵部尚书的大小姐,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年轻时在京城虽不是名动京城,但是门府摆在那,求亲的人从未断过,门槛愣是踩断好几次。苏勉费尽了心思,吃了不少苦,得了尚书大人的点头,还过小舅子那关发了毒誓才把娇妻娶回家。

兵部尚书李府和苏将军隔三条街,坐马车也不过半柱香。李府下人望见街头驶来的马车急忙进去通报。

李尚书和妻儿早已在大厅等候,浑浊眼眸明显湿润,两年未见闺女和外孙,想念得紧。

“女婿拜见岳父岳母,让琴瑟在外受苦还请责罚。”苏勉进到大厅就噗通跪下,连叩三个头。

苏相思抿着嘴笑,不愧是她父亲,有出息。

李尚书冷哼不作答,眼里闪的亮晶晶可惜的水珠却骗不了人。

无奈的看了眼李尚书,尚书夫人秦氏上前主动扶苏勉起来:“你们能安然无恙回来比什么都好。”

李琴瑟和哥哥弟弟点头打过招呼,跪在双亲前哽咽出声:“是女儿不孝。”

李尚书转过头抹了一把脸,故意虎着脸训斥了几句,才让这对’共患难’夫妻起来。

兄妹俩和两位舅舅小声说着话,长辈们有说不完的话,做晚辈的不好打断。

“茗瑾在外两年大将的气势更明显。”李尚书打量苏茗瑾,真是后生可畏。

苏茗瑾起身拱手鞠躬:“外祖父可算想起我了。外祖父老当益壮,我可比不过。”

李尚书大笑出声看向苏相思:“思儿,你的伤可好全了?”

话音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