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到闪存的时候,就不得不提到“内存”——内存条的内存,运行内存的内存。
<中。前面的8是内存,后面的128是闪存。<,16g是内存。256g固态硬盘的256是闪存。
众所周知,内存比闪存快太多。是因为,它不需要在断电之后保存数据,从结构上不要一个用来保存电子的电荷势阱。从而能使得电子快速通过栅极或者漏极完成一次充放电过程。
而闪存之所以慢,是因为它结构上多了一道保存电子的工序,而保存电子则可以使它在断电后也能维持当前数据结构,再在外部通过比较放大器来感应晶体管状态,便可输出0和1的状态。
在闪存的整体结构中,目前又分为nor闪存和nand闪存。 而nand闪存则用在需要经常进行读取和删除数据的场合。 而后世固态硬盘所说的slc,lc,tlc颗粒,无非只是nand闪存的不同架构而已。 就在春节前夕,苏远山亲自跑下来的b标准化组织,bif已经正式成立,远芯这边的参与者主要是cpu团队的谢晓春,以及梅捷那边的哥们。由于组织的主力成员都在硅谷,西边,因此该组织主要由星海,tel,微软这三方来主力推进。 目前该标准已经制定得七七八八,最多年中就会颁发第一版标准。 就和所有的新标准一样,从颁布到市场接受,都是有着漫长的过程的。事实上,直到基于b的闪存盘出现之后,才开始推动了b标准迅速普及。 正是基于此,苏远山才让李明柳那边在取得阶段性进展之后组建一个专攻nand的团队。 因为不仅仅是u盘,还有p3,还有固态硬盘,乃至所有手机的外部存储器……全是nand闪存! 在后世,已经不是得内存者得天下。 而是得闪存者得天下。 …… 苏远山见李明柳还有些迟疑,想了想后很慎重地道。 “现在制约芯片技术的,都是制程。但理论是一定要走在制程前面的,这是半导体行业的铁律。” “我们不能等到要斧头时再去挖矿炼铁,而是先就要把斧头准备好——哪怕它钝一点,哪怕它只是个雏形,也好过于临时抱佛脚。” 说着他看了一眼身边搞技术的这帮人,慢慢道:“我们远芯走到现在,可不就是全凭快人一步吗?” 李明柳听到这里,马上点头:“明白了,我回去马上组闪存团队。而且有空的话,我也会亲自盯一下。闪存的原理很简单,主要难点还是在工艺方面。但现在既然是理论突破阶段,那工艺可以暂时不用考虑——我们不需要马上造它赚钱吧?” “这玩意现在好像也没什么地方有运用吧?”秦为民望向苏远山。 “根据小道消息,快了。”苏远山笑着道。 第一次运用了闪存技术的cf卡,便是在今年正式推出的。 说完了这三大领域,便只剩下一些相对不是那么重要,或者说不需要着急推进的技术。 毕竟远芯有自己的孵化机制。 譬如在很早之前,lux刚刚出来没多久,远芯便投入了一个小组对lux进行修改,以便支持yx01型cpu。(见96章) 这个小组现在依旧没有解散,并在后面直接从eda部门划了出来。此后一直由远芯养着不说,还让他们承担了yx1201手机的中文操作系统开发。 如今该小组已经搜罗了不少对操作系统感兴趣的人,逐渐壮大成了一个三四十人的团队。 团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