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实际验证类脑结构的优势和发现类脑结构的缺点。
至于未来如何实现进化,这个时候的郭一才刚刚有一点点眉目。
这个时候,他正在实验室研究人类进化史,以期待从中获取更多的灵感呢。
“事实上,在人类大进化的过程中,直立行走和制造使用工具对人类大脑的进化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郭一这样思考着。
通过对人体的精细化推演,郭一早就发现,人类的大脑并不是一个霸道的决策者。
很多决策除了大脑之外,其他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甚至一些行为根本就没有大脑的参与,在脊髓甚至是器官本身哪里就完成了。
脊髓以及躯干甚至各个组织细胞都有弱感知和微决策的能力,其中的纽带就是之前郭一发现的群体感知。
这其中更深入的东西郭一现在还无法弄的很清楚,但,智慧生物既然在万年的进化中形成了这样的机制,那就一定有它自己的优势。
类脑结构的指令集正式基于这一点来进行设计的。
首先是“枢”,就相当于人类的脑。
然后是“干”,就相当于人类的躯干四肢等等各个器官。
昨天郭一灵光一现,将类脑结构的cpu指令集分成了“枢”和“干”两部分,瞬间解决了很多的问题,也为下一步指令集的进化了一些可能。
但这种可能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总觉得哪里忽略了什么?”郭一总觉得自己忽视了哪里,进化的事儿看起来已经不远了,但总还差那么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