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论人尽其用(1 / 2)

沈锋浏览完报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以墙体广告为例,华夏六十多万个行政村,按每个村刷十面墙来计算,就是六百万面墙。

如果每个广告保留一个月,每面墙每天10个人经过,这个广告最少也有三千次曝光率。

三千乘以六百万!

而成本每月才三四百?

“从去年开始农媒体概念,顾名思义做农村市场的媒体平台,包括小卖部的店招广告、店内海报、村口喇叭、县乡村公交车广告、发传单、广场舞冠名、农村电影映前广告、地推产品展览、试乘试驾品鉴试用、道旗广告……”

“农广传媒之所以跑的快,就是借鉴58的站长模式。号称全国三十万站长,都是留在村子里的年轻人,通过他们作为网点,连接着村子与县城。”

李南君认真道:“不得不说的确是一块潜力无穷的蓝海!”

那还等什么?

沈锋二话不说,马上联系农广传媒和村村乐的创始人,自己亲自跟农广传媒聊,毕竟已经是b轮玩家,基本的尊重必须有。

让丁薇去跟刷墙的谈,算是练练手。

“现在我们的团队主要是地推,差不多八十多人。”下午就见到胡伟,农广传媒创始人,公司就在京城。

“一块屏幕的硬件+安装成本一千五左右,屏幕分布大约一个县城每三千人一台。后端服务客户的产品主要是品牌宝和导流宝,前者服务全国性的大客户,后者则服务当地的中小店家。”

胡伟面对沈锋还是很紧张,虽然已经融到b轮,但面前坐着的可是传说中的大神!

“以一个京城附近某个县城为例,五年前当地电视台广告业务外包一年二百五十万,代理商的营收至少要做四百万,而去年喊到五十万都没人投。”

“最原始的发d单都不行,一本册子印刷成本三毛钱,人工 120元/天,发几百份很难监控效果,分佣更难激励店主的积极性。”

“所以过去由这些媒介承担的广告投放需求也急需新的渠道,这就算我们项目解决的最大痛点!”

沈锋点点头,方向不错,的确能够实时监测广告在什么时段、投放到哪些区域、主要的人群画像是怎样的。

相比传统刷墙、喇叭车、电线杆广告,投放更精准、效果更可控。

“现在很多大公司都是我们的忠实客户,比如淘宝、京东、苏宁、北汽……”

“两年发展前端屏幕、后台投放系统已基本跑通,接下来的重点是通过自营+加盟的模式,快速扩张屏幕的分布数量和区域……”

“融资主要是扩大地推团队,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规模化地获取代理商资源……”

面对胡伟的自信,在沈锋看来媒介买卖本质是一个连接媒介主和广告主的双边市场。

对于媒介加盟商而言,平台的吸引力在于能分到大客户的媒介预算,因此平台获取大客户的能力是能否快速扩张代理商资源的关键因素。

对于大客户而言,屏幕分布足够广泛、数量足够多、覆盖人群足够广,同时还能精准投放,才是对平台的要求。

“五千万投资!”沈锋拍板道:“至于你们最需要的地推团队……”

“万利铁军的应该可以帮你!”

这边搞定农广传媒,丁薇那边两千万也入股村村乐,剩下就是整合资源,把流量和地推结合起来。

对于这个切入点沈锋挺满意,巨头有千亿市值分众传媒,背后是阿里百亿投资。

新潮传媒也百度亲儿子,也虎视眈眈。

还有其他野心勃勃的挑战者,

城市广告竞争太激烈。

不是说不能搞,

而是太费力。

包光头说的对,的光环只能支撑到借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