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见鬼了(求订阅!)(2 / 3)

林行知多聊,风风火火地开了个包厢,仿佛钞票就在眼前一般。

林行知也是在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找了一个操作台。

第一局,开始了。

林行知悄悄地动用了自己的作弊器。

游戏进行到第三回合,林行知就已经发现了一个行为独特的玩家。

没错,又是那熟悉的「莽字诀」策略。

游戏持续进行,借助作弊器的林行知,手上的资金开始回笼。

不过,林行知的游戏策略依旧是小输大赢。

当游戏进行到第十局的时候,林行知突然双眼放光。

根据作弊器的反馈,这一把有极大的可能出现一个非常独特的牌局!

此时,场上的明牌有一个同花,一个顺子。

其中拿到同花的玩家,很有可能是那位港式大叔。

而林行知通过作弊器,已经预先知道这一场牌局!

最终的胜利者并非明牌最大的玩家,而是其中一个只有对子的玩家。

他将在最后一轮拿到三条!

没有犹豫,林行知果断将手中五成的本钱投了这位玩家。

为了保险起见,林行知顺势还压了几组特殊牌面。

然而,现实并不由林行知所控制,港式大叔在第四张牌落地时,就选择了最大加倍,投注资金直逼七位数。

而那位即将拿到三条的玩家,没有选择跟注,而是选择了弃牌止损。

场外旁观的林行知,只能是一脸无奈。

不过,林行知也不慌,有作弊器的他,完全有着再次翻本的机会。

时间再一次流逝,十分钟后,林行知的「电子表」黑屏了...

“靠!”

林行知虽面无表情,心中却是莫名不爽。

此时,林行知手中的总筹码不到八万,连最初的本钱都没有捞回来。

游戏,再一次开始。

林行知已经有了退场的想法。

不过,一个奇妙的想法却在林行知脑海里,挥之不去。

要知道,林行知可是详读过这个游戏规则的底层逻辑,虽说人脑在浮点运算上远比不上芯片,可人脑拥有更复杂的思维!

通过概率论,林行知完全可以简化这个过程。

概率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认知发展。

古典概率论认为,随机现象所发生的事件是有限的、互不相容的,从主观的期望解释转到了客观的频率解释。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数学家们开始重塑对客观自然的认知。

不同于古典频率学派的认知,后来的贝叶斯学派将事件的概率视为一种主观信念,而不是传统意义上,事件发生的频率。

因此,概率成为了一种主观的测度,而非客观的度量,是可以通过过去的经验与判断,分析出来的。

要知道,这个游戏还远没有达到自然概率的复杂程度,有的不过是一套较为复杂的算法,所组成的非自然概率!

思索到了这儿,林行知大脑开始飞速奔腾。

游戏,依旧在进行。

时间缓慢流逝,第二十七场游戏正进行到第二轮。

就在这时,林行知毫不犹豫地拿出了一半的本钱!

此时此刻,林行知全然没有了之前的表演,脑海中一个基于主观概率的网络模型逐渐完善!

伴随着一阵愉快的音乐声,林行知的资金再一次增长!

下注!

计算!

可就在林行知再一次优化这套游戏的底层逻辑时,原本的网络模型开始破碎,大脑开始自动模拟游戏的底层逻辑,进行着高强度计算!

与此同时,林行知选择了港式大叔,定点投注了三条!

「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