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食主的面,不用算盘,不用笔,先唱酒水,再唱凉碟,主食最后。
逐一报出价钱后,算出总数,还要将顾客的给钱数和找回的钱数一并唱出。
最关键是好听,跟唱歌似的,真应了那句说得好不如唱得好了。
这可就让酒客们有了眼福和耳福了,信任和乐趣都是油然而生。
但最有意思的,还是洪禄承和李福都爱开玩笑。
像如有年岁大的客人进门,直接冲柜上要东西。
掌柜的,二两毛三,一碗面。
洪禄承就爱用别样强调跟后厨招呼。
来一碗牛头马啊。
然后把酒打好给伙计,让端上去,还会跟客人再说一句。
您的六七八来了。
这两句话呀,叫做借词点尾。
第一句隐去了面,第二句隐去了九。
那么客人如果是懂行的,听了自会会心一笑。
有的时候,甚至还会有客人会逗上一句。
老板,咱可是有钱不买拖泥带啊。
洪禄承便会马上作答。
咱买卖实在,您放心。金木火土咱不掺和。
这一下就更会引发更多的现场笑声。
而李福呢,他习惯的办法是在客人结账时,五毛钱以下都说钱,五毛钱往上便报款。
这样同样唱账,却用不同的字,次数一多,便会被旁人发现他藏着的段子了。
像有的人因为好奇,就要问上一句。
哎,您这有意思啊,钱少了您说‘交钱’,钱多了您就说‘付款’,您这儿还区别对待啊?
李福听了就乐。
您这耳朵是好啊,不过您别误会,关键是怕您几位听着枯燥。其实交钱,付款还不是一回事啊?要紧的是一视同仁啊,让您喝着高兴,聊着满意就成。是不是您哪!
这叫什么?这就叫没事逗闷子呢。
总之,在诚心和热情之余。
洪禄承和李福会恰如其分的以拉家常,开玩笑等方式对顾客进行感情公关。
这才是大酒缸难以为旁人企及的地方。
这种笑料尽管是有人为制造的因素,但却真是让酒客们舒服。
成功营造出了酒馆应该有的亲和热闹的气氛。